率領著一萬多女真勇士的阿骨打在到達達魯古城前卻遇到了姍姍來遲的遼使僧家奴。
僧家奴先生好不容易見到了阿骨打,他把耶律延禧的意思向阿骨打進行了詳細的轉達。
而阿骨打的回答也相當的幽默,“如果想和我們金國議和,請先把叛徒阿疏還給我們,并且把軍事重鎮黃龍府(今吉林農安)遷走,只有答應了我這兩個條件,才可能談議和之事。”
阿骨打完全是以一個大國領導者的姿態對僧家奴提出要求,不過阿骨打確實有可以驕傲的雄厚資本,反過來說誰叫耶律延禧自己不爭氣,凈打敗仗呢?
耶律延禧一廂情愿的議和以完全失敗而告終,他終于拋棄了幻想,立即下令耶律翰里朵的二十七萬人馬進駐達魯古城,準備一舉殲滅阿骨打一手建立起來的金國。
趕跑了僧家奴的阿骨打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任何后路可退,于是率領著自己的忠實部下們誓師向達魯古城進軍。
在進軍的途中,阿骨打又一次遇到了“神明顯靈”,所有的女真士兵們都看到了非常驚奇的一幕:天空中有一火球墜落于地。
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個天文上的自然現象,但在當時的社會中,這種天文現象往往被人解釋為各種不同的征兆。
阿骨打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他對部下們的解釋道:這是我們此次出兵必將獲勝的征兆,看來連老天都在幫我們啊!
至此我們不得不佩服阿骨打的先生聰明才智,一個很簡單的自然現象經過他的一番解釋馬上變成了一支注入金國士兵體內的強心劑。
所有的金國士兵們對阿骨打的解釋深信不疑,在他們看來,阿骨打的就是他們金國的福星,跟著阿骨打混才是唯一出路,正是這種信念支撐著金國士兵們去戰斗,去取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
遼國天慶五年,金國收國元年,公元1115年的一月二十九日,阿骨打率軍來到了達魯古城下。
耶律延禧名義上雖說是御駕親征,但上戰場玩命對他來說太危險了,這種事還是交給耶律翰里朵、薛乙辛、耶律章奴幾位將軍比較合適,自己只需要在京城里等待他們的勝利歸來就行了。
聞聽阿骨打已經來到達魯古城下后,遼軍的實際最高長官耶律翰里朵命令全軍出擊,目標直指阿骨打的金兵。
阿骨打的一萬多金國將士們已經在城外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兵貴神速,阿骨打剛來到達魯古城下,就馬上詳細地查看了周圍的地形,很快他便發現達魯古城外有一處居高臨下的高地,易守難攻。
阿骨打一聲令下,全體金兵立即占領了這塊高地,而此時達魯古城中的遼兵在耶律翰里朵的帶領下正慢悠悠地從城中晃出來。
站在高地中央的阿骨打將遼兵的情況看了個一清二楚,說實話,二十多萬人齊上戰場的場面確實非常雄偉壯觀,但眼前的阿骨打沒有心情去欣賞遼兵的龐大陣容,他在心里想的是如何擊敗這支數量龐大的軍隊。
很快他便發現了遼兵的弱點,一、遼兵數量雖多,但整個隊伍陣形混亂,指揮不靈,二、遼兵們普遍士氣低落、無精打采,根本不像上戰場的樣子。
發現了這兩個遼兵的致命弱點后,阿骨的對戰勝對手有了充分的信心,于是阿骨打開始布置周密的戰術。
首先任命自己的侄子完顏宗雄(烏雅束之子)為右軍元帥,粘罕和長子完顏宗干為中軍元帥,“女真雙雄”完顏銀術可和完顏婁室為左軍元帥。
完顏宗雄的右軍率先向遼國的左翼發動攻擊,等待遼軍左翼大亂之際,左軍的銀術或和婁室繞到遼軍主力背后進行攻擊,粘罕的中軍作為機動部隊,隨時準備救援。
戰爭一觸即發,阿骨打不等遼兵有任何喘息的機會,便發動了總攻的命令。
完顏宗雄的右路軍從高地上居高臨下向遼軍左翼發動了猛攻。
遼國主帥耶律翰里朵壓根沒想到金國士兵居然敢對自己的二十多萬人馬發動“自殺性攻擊”,猝不及防,遼軍左翼大亂。
銀術可和完顏婁室的左軍立即加入了戰局,繞到遼兵背后發動攻擊。
整個遼兵陣形大亂,二十多萬遼兵像無頭的蒼蠅般亂竄。
統帥耶律翰里朵大驚,但他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很快便穩住陣腳,率領主力軍向背后的銀術可和完顏婁室發動了猛烈的反擊。
雖然金兵很勇猛,但遼國的士兵人數實在太多了,光靠不足一萬多人的軍隊很難擊退二十多萬人的遼兵。
受到壓力最大的是左路的銀術可和婁室,耶律翰里朵好象鐵了心要和他們哥倆過不去,派了一半的部隊來圍攻他們。
銀術可和婁室九次殺入遼軍陣中,都未能擊退遼兵,戰斗的殘烈程度可見一斑。
高地上的粘罕再也坐不住了,主動向阿骨打請纓上陣。
看到戰場上的膠著狀態,阿骨打也是心急如焚,如果戰局這樣維持下去,直會對自己一方不利,必須要兵出奇招方可制勝。
阿骨打又一次出了招了,但他并沒有急著去救援銀術可和婁室,而是命粘罕和宗干帶著中路軍佯攻左路的遼軍,將這部分遼軍引離戰場,減輕宗雄右路軍的壓力,然后再回師攻擊遼軍。
可以說這是一步險棋,萬一遼軍不上當,阿骨打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但阿骨打喜歡在戰場上賭博,而且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賭輸過,因此他相信這次賭博的贏家一定還是他。
神明保佑,粘罕和宗干的疑兵之計又一次成功了,左翼的大部分遼軍被宗干的疑兵成功的吸引出了戰場。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右路完顏宗雄的壓力大減,金國士兵們個個精神倍長,奮勇向前,左翼遼軍全線潰敗。
完顏宗雄得勢不饒人,又乘勝攻擊右翼的遼軍,受到右翼遼軍圍攻的銀術可和婁室此時發起了絕地反擊和完顏宗雄夾擊遼兵。
主帥耶律翰里朵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二十七萬大軍居然無法抵擋一萬多金兵的進攻,但事實終于發生了,整個遼軍隊伍已經潰不成軍,士兵們無心戀戰,紛紛逃進達魯古城。
我們的耶律延禧先生幸虧沒有真正的“御駕親征”,否則很有可能在達魯古城下成為阿骨打的俘虜。
整個達魯古城戰役進行了差不多整整一個白天,戰斗的結果是二十七萬遼軍敗給了一萬多金兵,這可以說是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一個比較成功的戰例,
但這還不是最成功的以少勝多戰例,阿骨打在以后的抗遼戰爭中還會有更多的精彩事故等著我們。
達魯古城的后續戰役還在繼續,但已不重要,主要是阿骨打對逃出達魯古城的遼兵余部進行追剿。
此次戰役也正應驗了遼人內部流傳的一句話:“女真滿萬不可敵”。
耶律延禧的二十七萬大軍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阿骨打給報廢了,我估計他此時的心情只能用出離憤怒來形容了,但耶律延禧還沒來得及去消化達魯古城失利的痛苦,遼國內部又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