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之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紀大戰之后,亞非拉地區的各國紛紛擺脫殖民者的統治,相繼走向獨立,但卻有一部分國家,由于各種各樣的國際形勢和歷史原因,或內部分裂解體,或被其他國家所合并,最終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今天這里就來盤點下那些曾經存在,后來卻消失的國家!
一、蘇聯、獨聯體
蘇聯的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存在時間為1922-1991,它的前身是沙皇俄國。
1917年,列寧領導俄國工農群眾發動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統治,開始在俄國各地建立蘇維埃政權。
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建立,陸續有15個加盟共和國加入蘇聯。
蘇聯是當時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而且還是20世紀的超級大國,無論在科技、經濟、軍事領域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美國號稱世界兩強,在核力量方面同美國保持同等水平。
二次大戰后,蘇聯的國際影響力日趨強大,國際地位大大提高,很多東歐國家選擇建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歐洲的開始大規模擴張,同美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
冷戰時期,美蘇展開軍事競賽,蘇聯成為世界上軍費開支最高的國家,高昂的軍費開支嚴重阻礙了蘇聯的經濟發展!
1989年,東歐發生劇變,蘇聯的部分加盟共和國打算仿效東獨立,蘇聯局勢開始動蕩,1991年8月,新任蘇聯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并建立解散蘇共。
1991年9月6日,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獨立,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宣布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加入獨聯體的有除了波羅的海三國和格魯吉亞之外的其他11個加盟共和國,蘇聯正式宣布解體!
之后獨聯體成為接替蘇聯的一個很奇葩的國家組織,1993年格魯吉亞宣布加入獨聯體。
2005年8月,土庫曼斯坦退出獨聯體,2008年,格魯吉亞宣布退出獨聯體,2014年,烏克蘭因為克里米亞問題退出獨聯體。
獨聯體做為一個國際組織,已經名存實亡,幾乎沒有起到作用!
二、南斯拉夫、塞黑
南斯拉夫,全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奧匈帝國解體,1918年12月1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聯合組成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定名南斯拉夫王國。
二次戰后,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黑山、馬其頓六個共和國在鐵腕人物鐵托的領導下,組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南斯拉夫一度是巴爾干地區的經濟強國,其GDP以每年6.1%的速度增長,全國居民識字率達到91%。
但鐵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南斯拉夫開始走向分裂。
1991年,南斯拉夫正式解體,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波黑分別宣布獨立。
1992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3年,南聯盟更名為塞爾維亞與黑山共和國,簡稱塞黑。
2006年,黑山共和國宣布獨立,塞黑共和國解體。
三、南北也門
也門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南部,在歷史上是個統一的國家,16世紀初,也門淪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蜀地,。
20世紀初,英國殖民者占領也門,將也門分為南北兩部分。
1962年,北方的也門“自由軍官”集團推翻巴德爾王朝,建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在北方獨立的影響下,南方也爆發了反抗英國的統治。
1967年,英國被迫同意南也門獨立,南也門建立社會主義的也門民主主義共和國。
南北也門獨立后,關于統一的問題開始提上日程,但兩國之間在政治、經濟制度方面存在差異,外加外部勢力和歷史遺留問題的干擾與影響,導致兩國關系一度緊張,甚至爆發軍事沖突。
在阿拉伯其他國家的調解下,雙方和解停戰,并開始就統一問題展開多次會談!
1990年,兩國首腦正式簽署統一協議,南北也門宣布合并,改名為也門共和國,定都亞丁,南北也門成為歷史。
四、錫金國
錫金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尼泊爾同不丹之間,曾經是個獨立的王國,中國古代稱錫金為哲孟雄。
1787年,尼泊爾同錫金爆發戰爭,尼泊爾軍隊攻占錫金都城,并開始向西藏推進。
后來乾隆皇帝派兵驅逐尼泊爾隊,錫金打算收復故土,但遭到不丹的攻擊,國土面積大面積縮水。
1861年,英國迫使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于英國的控制之下!1890年,錫金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二戰后,印度同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印度的勢力開始進入錫金。
1949年,印度軍隊進入錫金,接管錫金新政府,并委任印度人為錫金首相。
1950年,錫金淪為印度的保護國。
1968年,錫金首都甘托克爆發反印游行,要淾修改1950年的印錫條約。
1973年,印度軍隊進駐錫金,接管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并把錫金變成印度的一個邦。
1975年,在印度的操縱下,錫金進行全民公投,同意廢黜國王,加入印度,錫金王國宣布滅亡!
在中國80-90年代的地理地圖中,還一直把錫金做為一個主權國家,但弱國無外交,錫金最終還是被印度所吞并,錫金王國成為歷史!
五、捷克斯洛伐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奧匈帝國瓦解,屬地捷克和斯洛伐克宣布獨立,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二戰后,改名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了蘇聯陣營。
東歐劇變后,捷克斯洛伐克爆發天鵝絨革命,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國領導人經過和談,決定將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分離,分別成立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原先的捷克斯洛伐克解體,不復存在。
六、聯邦德國、民主德國
二戰結束,歐美和蘇聯為了削弱德國的實力,將德國進行了分裂,歐美占領區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西德,蘇聯占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東德。
東德在一片戰爭的廢墟上進行了重建,很快成為一流的工業強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中的櫥窗。
但東德截發展走的是蘇聯的路線,過分重視重工業,忽視輕工業和農業,導致居民生活質量不高,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東德國內局勢日趨緊張,內部矛盾激化。
關鍵時刻,兄弟西德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東德收拾爛攤子,在兩國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兄弟兩人實現了統一。
七、越南共和國
越南在二戰之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被日本所占領。
二戰之后,胡志明領導越南勞動黨在河內宣布獨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但法國扶持越南末代皇帝在南部的西貢建立越南國,想奪取越南的統治權。
經過9年的戰爭,越南民主共和國擊敗法國,法國被迫簽訂停戰協議,雙方約定北緯17度為分界線,成立南北兩個越南。
1955年,越南南方進行全民公投,廢黜皇帝,建立越南共和國。
1961年,胡志明領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開始發起對南方的統一戰爭,1973年,美國撤離南越。
1975年,越南南方全部被越南民主共和國占領,南越政權垮臺!
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共和國宣布合并,成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