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這個職業,看似風光無限、幸福無限,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整個天下的山川河流、軍民百姓、物產資源都是皇帝的,皇帝想要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喜歡誰就能得到誰,討厭誰就能干掉誰,皇帝的寶座也是一個極具誘惑和魔幻的座位,有多少人都夢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夠坐上那個神奇的寶座。
但無限風光、無限幸福的背后,卻是無限的風險和無限的殺機,又有多少皇帝為此丟掉了自己的卿卿性命,皇帝其實是個極度高風險、高危險、高死亡率、不能辭職、不能退休的職業,因為中國歷史上有611 位皇帝,但其中有272位皇帝是非正常死亡,平均壽命只有39歲,非正常死亡率已經高達44.5%。
而非正常死亡大部分都是由于人為因素,今天就來聊下那些殺皇帝的人,主要是幕后指揮者,現場真正動手的小嘍啰已無法考證。
鑒于皇帝被殺的太多,這里大多只統計殺過兩位及兩位以上皇帝的那些狠人!
(只統計秦朝至清朝的皇帝,那些不被史學界所認可的偽政權的皇帝不在統計范圍之內)
一、秦朝:只有兩例 1、趙高殺秦二世胡亥 2、項羽殺子嬰。
二、西漢:沒有殺過兩位皇帝的人。
三、東漢:沒有殺過兩位皇帝的人。
比較有名的殺皇帝者是外戚梁冀和西涼太守董卓。
1、年僅8歲的漢質帝因罵梁冀為跋扈將軍,因此被外戚梁冀毒殺。
2、董卓入洛陽控制朝政后,將漢少帝劉辯殺死,改立漢獻帝劉協。
四、三國:沒有殺過兩位皇帝的人,比較有名的是司馬昭殺死曹髦。
五、兩晉時期:
1、匈奴漢趙皇帝劉聰,殺皇帝3位(劉和、司馬熾、司馬鄴)
西晉末年,爆發了八王之亂,西晉國勢日益衰退,這時匈奴部首領劉淵乘機占據并州,不斷擴充實力,并建國稱帝,國號漢。
移帝后,劉淵多次派兵攻打洛陽,打算干掉西晉,占據中原,但都沒有成功。
公元310年劉淵病逝,太子劉和繼位。
但劉淵的另一位兒子劉聰文韜武略,十分厲害,當劉和打算開始誅殺自己的兄弟時,劉聰迅速起兵反攻,殺死劉和,自己稱帝,這是劉聰殺的第一個皇帝!
劉聰稱帝后,繼續對西晉發動攻勢,公元311年,劉聰派遣部將劉曜、王彌攻破洛陽,俘虜西晉皇帝晉懷帝司馬熾,公元313年,劉聰對俘虜晉懷帝還是不放心,便毒殺了晉懷帝,這是劉聰殺的第二位皇帝。
雖然劉聰攻占了洛陽,但西晉方面又在長安擁立司馬鄴為帝,是為晉愍帝,繼續和漢國作戰,劉聰為了徹底消滅西晉的殘余勢力,又在公元316年派遣部將劉曜再度攻打長安,并攻破長安,俘虜晉愍帝,西晉滅亡,漢國成為中原的統治者。但兩年之后,劉聰似乎殺皇帝上癮,再度將晉愍帝毒殺,這是劉聰殺得第三位皇帝。
劉聰前后一共殺了三位皇帝!
2、劉宋皇帝劉裕,殺皇帝4位。(慕容超、姚泓、司馬德宗、司馬德文)
東晉末年,出生北府軍的劉裕開始成為控制東晉朝政的權臣。
劉裕對內平定孫恩起義,消滅桓楚、西蜀及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反抗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對外消滅南燕、后秦等國,降服仇池,又大破北魏鐵騎,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以巨大戰功總攬東晉軍政大權,官拜相國、揚州牧,封宋王。
公元409年,劉裕率兵北伐攻打南燕,南燕國力弱小,百姓對君主慕容超也怨恨頗深,東晉軍很快攻破都城廣固,慕容超被俘,很快被劉裕處斬,這是劉裕所殺的第一位皇帝
公元417年,劉裕再次北伐,攻打后秦,后秦皇帝姚泓抵抗不住,只能向劉裕投降,但劉裕將姚泓押回健康后,仍然不打算放過他,照樣斬首示眾,這是劉裕殺得第二位皇帝。
功高震主,地位顯赫,此時的劉裕唯有稱帝,因此便開始策劃改朝換代之事宜。
公元418年,劉裕派人將晉安帝司馬德宗縊殺,這是他殺的第三位皇帝。
但劉裕并沒有馬上篡位,而是立晉安帝的弟弟司馬德文為帝,是為晉恭帝,但司馬德文也只是個傀儡,公元420年,劉裕逼迫司馬德文禪位,然后建立劉宋朝,
第二年,劉裕便派人將司馬德文殺死,這是劉裕殺的第四位皇帝。
六、南北朝時期
1、北魏宦官宗愛,殺皇帝2位 (拓跋燾、拓跋余)
如果說前面的劉聰和劉裕是以權臣和皇帝的身份殺死皇帝的話,大家覺得還很正常,但北魏宦官宗愛居然能夠在北魏連殺兩位皇帝,實在是牛!估計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宗愛,雍州馮翊(今陜西省大荔縣)人,早年因獲罪入宮凈身為宦官,為人陰險狡詐、兇悍毒辣,但卻深得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信任,出任中常侍,甚至被封秦郡公,權傾朝野。
拓跋燾出征期間,留守監國的太子拓跋晃因不滿宗愛的不法行為,和宗愛發生了矛盾。
宗愛在拓跋燾回國后,立即向拓跋燾誣陷太子圖謀造反,最后拓跋燾把東宮的很多官員問罪處死,拓跋晃為此憂慮成疾,不久便病逝了。
但拓跋晃死后,拓跋燾頗為后悔,開始懷疑宗愛,宗愛于是決定鋌而走險,謀逆殺皇帝。
公元452年三月,宗愛和一幫黨羽悄悄地把拓跋燾干掉!這是宗愛殺的第一個皇帝
但拓跋燾被干掉后,北魏朝廷方面卻沒有找宗愛算賬,尚書左仆射蘭延、侍中和疋、侍中薛提等人居然忙著為繼承人的問題展開討論,討論許久沒有結果。
這就再度給宗愛提供了繼續搞陰謀的機會!
宗愛和拓跋燾的幼子南安王拓跋余關系較好,因此宗愛便秘密將拓跋余接到宮中,然后假傳皇后圣旨,將蘭延等人騙入宮中,全殺誅殺,隨后宗愛又將拓跋燾的另一位兒子東平王拓跋翰殺死,最后擁立拓跋余為皇帝。
拓跋余繼位后,宗愛因擁立用功,身居宰相高位,總管三省政務,負責皇室的安全事務,而且隨意召喚公卿大臣,專權跋扈、日益囂張,引起了拓跋余的不滿。
拓跋余擔心宗愛會再度作亂,因此打算削弱宗愛的權力,但很不巧被宗愛知道,宗愛一不做二不休,又派手下黨羽埋伏在宗廟旁,將拓跋余殺死!這是宗愛殺的第二位皇帝。
宗愛連殺北魏兩位皇帝,一位親王,把北魏朝廷搞得血雨腥風,再這樣下去,北魏有亡國的危險,關鍵時刻殿中尚書長孫渴侯與尚書陸麗擁立拓跋晃之子拓跋濬為帝。
拓跋濬和宗愛是冤家死敵,繼位后,立即將宗愛和他的黨羽全部抓捕,處以極刑!
2、南齊蕭道成,殺皇帝2位(劉昱、劉準)
蕭道成是劉宋朝的著名將領,為劉宋朝多次平叛,立有戰功,并獨攬兵權,但遭到后廢帝劉昱的猜忌和懷疑,被迫將劉昱暗殺,然后擁立劉昱的弟弟劉淮為帝。
三年后,蕭道成逼迫劉淮退位,建立南齊朝。
但蕭道成終究還是沒有放過年僅十二歲的劉淮,劉淮在臨死前痛哭道:“只愿死后生生世世輪回,再也不生于帝王家。”
3、南齊蕭鸞,殺皇帝2位(蕭昭業、蕭昭文)
蕭鸞是蕭道成的侄子,從小被叔父蕭道成收養,視為己出,在劉宋時期便已經擔任重要職位。
蕭道成建立齊朝后,蕭鸞愈加得到信任,任冠軍將軍、郢州刺史,拜征虜將軍,齊武帝蕭賾即位,蕭鸞任尚書左仆拾,右衛將軍。
蕭賾臨終前,任命蕭鸞為侍中,尚書令,負責輔佐皇太孫蕭昭業,但蕭昭業繼位后荒淫無度、揮霍成性,蕭鸞便起兵將蕭昭業殺死,另立蕭昭文為帝。
但不久之后,蕭鸞再度將蕭昭文廢黜,自己稱帝,當然蕭鸞也沒忘記干掉蕭昭文。
4、南梁蕭衍,殺皇帝2位(蕭寶卷、蕭寶融)
南齊晚期,大將蕭衍于襄陽起兵,攻破建康,殺死南齊皇帝蕭寶卷,蕭衍又立蕭寶融為帝,不久后,蕭寶融主動禪位,蕭衍建立南梁,按照規矩,也沒放過退位的蕭寶融!
5、西魏權臣宇文泰,殺皇帝2位(元修、元欽)
宇文泰是代郡武川人,鮮卑族,北魏末年,宇文泰跟隨關隴集團首領賀拔岳迎孝莊帝回洛陽,又入關中,從破萬俟丑奴,被賀拔岳任命為左丞,領臺府司馬。
公元534年,賀拔岳被侯莫陳悅所殺,關隴集團推舉宇文泰為首領,繼續和把持朝政的權臣高歡對抗。
北魏的末代皇帝元修不甘心被高歡控制成為傀儡,便乘機從洛陽出逃到關中投奔宇文泰,但宇文泰絲毫不給元修面子,繼續把元修當成自己的傀儡,元修和宇文泰之間又爆發矛盾。
這次,宇文泰直接下手將元修毒殺,再立北魏宗室元寶炬為帝,史稱西魏。
元寶炬也是宇文泰的傀儡,他當了十六年皇帝后病逝,宇文泰立他的兒子元欽為帝,但元欽似乎不甘心當傀儡,也想擺脫宇文泰的控制,宇文泰于是又將元欽毒殺!
6、西魏北周權臣宇文護,殺皇帝3位(元闊、宇文覺、宇文毓)
宇文護是宇文泰的侄子,年青時期一直跟隨宇文泰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宇文泰病逝前,將大權交給宇文護,希望宇文護能忠心輔佐自己的嫡子宇文覺。
于是宇文護掌握了關隴集團的軍政大權,第一步朝毫無價值的西魏政權下手,公元557年,宇文逼迫西魏最后一個皇帝元闊禪位與宇文覺,宇文覺建立北周王朝。
但禪位后的元闊最終難逃死路,被宇文護毒殺。
宇文覺雖然當上了北周的皇帝,但他并不甘心充當宇文護的傀儡,他想獨自控制政權,這讓大權獨攬的宇文護十分不滿,宇文護便廢掉了宇文覺,立宇文覺的兄長宇文毓為帝。
但宇文護在心狠手辣這方面, 更甚于宇文泰,對被廢掉的宇文覺也不放心,很快便把宇文覺也殺了。
宇文毓也是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他也不甘心充當宇文護的傀儡,所以宇文毓便暗中積蓄力量,培養心腹,打算向宇文護奪權。
宇文護感覺到了危機,便又一次下毒,將宇文毓毒殺,然后又擁立宇文泰的另一個兒子宇文邕為帝。
連續殺了兩位堂弟,宇文護將北周的軍政大權牢牢掌控,宇文泰的兒子們個個膽戰心驚,包括新任皇帝宇文邕。
宇文邕也是個梟雄豪杰,但他很會隱忍偽裝,經過十二年的痛苦隱忍,宇文邕最終找到機會,對宇文護發動致命一擊,終于斬殺宇文護,重新奪取北周的軍政大權。
七、隋唐
1、后梁皇帝朱溫,殺皇帝2位(李曄、李柷)
唐朝末年,宣武節度使朱溫在控制唐昭宗李曄后,強迫李曄從長安遷都洛陽,但遷都后不久,朱溫便暗中命部下趁亂殺入宮中,將李曄殺死。
李曄死后,朱溫又擁立李曄之子李柷為帝,為唐哀宗。
四年后,朱溫又逼迫小皇帝李柷禪位,朱溫建立后梁王朝。
按照老規矩,對于禪讓后的李柷當然朱溫不會放過!
唐朝最后兩位皇帝都是被朱溫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