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100秒》陪伴您第091天
“道”是什么?
自古就沒人能說清楚,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能說清楚了,就不是“道”了。
當然,“道”也不是不能說,不然老子自己也就不說了。
老子說話有一個特點,就是經常“指東言西”。
比方,他講“無為“,其實“無為”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無不為”。
舉個例子。《老子》第七十七章說,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意思是說,天道不就像拉弓一樣嗎?瞄準,瞄高了就低一點,瞄低了就高一點,用勁大了就小一點,用勁小了就大一點。只有這樣,才能把拉弓、射箭的事做好。
這就是道,自然而然,本來如此,又不得不如此,所以這里的天道就是“損有余而補不足”。
不過,這種天道不是自然科學,也不能當自然科學理解,因為老子講這些的目的,是為了說人道。
所以老子接著說,“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下層的老百姓已經很苦了,但統(tǒng)治者還是不斷聚斂,損不足以奉有余。
因此統(tǒng)治者一定要明白天道,效法天道,不然的話,天道就要對他們“損有余而補不足”了。
老子本來是為了人道而講天道,所以離開了人道講天道,就不知所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