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長城就成了為一條農耕文明對游牧文明的戰略防御線。
而據現代學者考據,長城不僅是戰略防御線,更是一條氣候分割線,因為它的走向與年降雨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高度吻合的。
長城以北,干旱少雨,草場茂盛,只適合放牧;南面則是季風區,降雨充沛適宜農耕。
華夏肇始于黃河流域,其后長江流域在周秦時期才慢慢開發,很明顯,中華民族就是一個典型的農耕民族,修筑房屋、開墾土地、引水灌 溉、種植莊稼、飼養家畜、貯存食品,過著自給自足的安逸生活,創造出繁榮的農耕文明。
但是,從一開始,包圍著華夏腹地的,就是游牧民族,所以古時就有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之稱,他們所居之地,大多苦寒,也只能逐水草而居,所以對富裕而安定的華夏,時刻是虎視眈眈。
西周衰微,戎狄滅西周,周王室東遷,有東周。
面對戎狄進入中原帶來的威脅,齊桓公 “尊王攘夷”,各諸侯國奮起反攻,十余年才驅除戎狄。
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各諸侯國在混亂的同時,靠近邊境的諸侯國也不得不面對游牧民族的侵擾,于是開始小規模的修筑長城。
這一對抗游牧文明的方法被一直保留下來,在那個冷兵器時代,長城就相當于物理隔離,于是中原各王朝大多都有修筑長成,以秦漢明三個大統一的帝國最為突出。
而長城就成了為一條農耕文明對游牧文明的戰略防御線。
而據現代學者考據,長城不僅是戰略防御線,更是一條氣候分割線,因為它的走向與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高度吻合的。
長城以北,干旱少雨,草場茂盛,只適合放牧;南面則是季風區,降雨充沛適宜農耕。
我們知道,長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它不是一條直線,這說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線是隨著氣候不斷變動的,現在我們看到的明長城,就明顯比秦漢時期的長城位置更靠南,這是因為明朝遭遇了“小冰河”氣候,氣候寒冷干燥,這條分界線也就隨之南移,這也意味著游牧民族這個時期也在向南遷移。
也就是說,每次氣候進入干燥周期,溫度下降,草原沙化,游牧民族生存條件因而惡劣,于是便南下進入中原,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開始對抗與征服。
游牧民族強大時,可以把自己的勢力推進到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附近(中原腹地);而農耕民族強大時,也可以把游牧民族甚至趕到200毫米等降水量線附近(中亞西亞)。
好了,明白了這個歷史變化的基本邏輯,一部看似繁雜的中國古代史也就可以用這個邏輯來清晰呈現。
西漢武帝時,一改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打擊匈奴,一直到東漢章帝,一百多年中,李廣、衛青、霍去病、竇憲、竇固等名將輩出,直至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進入中原漢化,北匈奴則越過中亞地區,西遷到了歐洲草原。
可能漢武帝也沒想到,他發動的這場曠日持久的驅逐匈奴之戰,竟然影響了世界局勢。
北匈奴進入到歐洲,當地的游牧民族日耳曼人打不過匈奴,于是南下羅馬帝國,這也直接導致了羅馬帝國的解體,從此歐洲進入了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
而南匈奴進入中原,也引發了五胡亂華,中原王朝開始的大分裂的時代。
但農耕文明有很強的?性,在經過了三國割據、西晉短暫統一、東晉南渡而南北對峙的局面之后,隋唐再度統一全國,造就了華夏歷史上的又一個繁盛時期。
隋脫胎于漢化的北魏政權,而唐則取代短暫的隋帝國,隋唐兩國都有游牧文明的基因,唐因其融合了兩種文明基因(李世民的母親和奶奶均為鮮卑貴族人士),因而造就了盛唐的包容與開放,它沒有農耕民族面對游牧民族時那種慣常的畏縮與害怕,而是高舉高打、高調征服。
唐太宗、唐高宗時期,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西域諸國、西突厥汗國先后被唐朝所滅,唐朝擴張并且開始統治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伊吾(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龜茲、疏勒、于闐等西域小國或被迫投降于唐朝、或被武力滅國。
中原帝國將自己的統治推展到了西域,唐朝從此建立了以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系。
但是,隨著新興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終于爆發了怛羅斯之戰,唐朝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與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中亞諸國聯軍在怛羅斯相遇,因這一戰,唐朝勢力逐漸退出中亞地區,陸上絲綢之路中斷。四年后,安史之亂爆發,盛唐轉衰,它的統治力只能南撤。
唐之后是紛亂的五代十國,然后宋王朝再度統一中原。
然而宋王朝雖在經濟、文化建設上攀上了中國封建歷史的最高峰,但在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兩種文明的對抗中,始終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
因為宋自建國之始,就未能收回長城一線的幽云十六州,在面對游牧文明的進攻時,連長城這條戰略防御線也沒有了,最后導致金兵渡過黃河,北宋滅亡,繼農耕文明的則是割據江南的南宋,此時南宋已稱不上是一個帝國,最多算是地方割據政權,但它始終是農耕文明的代表。
而南宋面對的游牧文明的代表,則是更為兇悍的蒙古族,厓山一戰南宋滅亡,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的帝國——元朝。
所以,有人說,“厓山之后無中華”。
蒙古族統治華夏,終因水土不服而不足百年即被迫退回大漠,大明王朝崛起。
而明王朝末期,女真族從松花江沿岸起兵,一路攻破長城南下,鐵騎橫掃黃河、長江、珠江流域,農耕文明再次被游牧文明碾了上稀碎,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帝國清王朝出現了。
一部中國史,可以說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在血與火中中不斷交融升華的歷史,中華文明,是它們共同寫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