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之前聽說過這樣一個傳言:
“普通人不吃飯只能活七天,不喝水只能活三天?!?/p>
這樣的說法旨在說明,食物和水對維持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但如果從“極限”的角度來講,人不吃飯、不喝水,真的只能活這么短的時間嗎?
饑餓
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這個問題。
美國甚至還有科學家,希望通過殘忍的饑餓實驗,得出人類不吃飯生存時間的極限。
美國殘忍的饑餓實驗
那么,這個殘忍的實驗究竟是如何進行的?最后科學家又得出了怎樣的結論呢?
恐怖的實驗背景
美國科學家的這項饑餓實驗,全名叫做明尼蘇達饑餓試驗(Minnesota Starvation Experiment)。
實驗實在1944年進行,此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項實驗也正是科學家基于二戰的背景來展開的……
明尼蘇達饑餓試驗
對于這項實驗的實驗背景,有兩種理解。
一種是大眾最普遍的理解,二戰爆發導致世界各國無數人流離失所,饑荒、疾病肆虐??茖W家為了對饑餓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于是便展開了這項實驗。
旨在分析在戰爭等災難造成的大饑荒中,人類在嚴重缺乏食物的情況下,會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現出怎樣的影響。
二戰逃荒的難民
第二種小眾意義上的理解,則是以“相對不夠人道”的方式,像納粹一樣趁著二戰爆發,來進行這些違反倫理道德的實驗。
說起納粹進行過的恐怖人體實驗,說起來你可能都不敢相信。
納粹集中營
這里大川只簡單例舉一個在眾多實驗中,相對“溫和”的一項實驗,生命之源計劃。
希特勒統領德國后,便將人類按照不同等級次序,分為了7個等級。
在他的人類等級次序中,猶太人、吉普賽人和黑人被視為最低等級,而雅利安人則被視作最高等級的人類。
希特勒
生命之源計劃,正是基于這個人類等級觀念誕生的。
旨在通過建立繁育基地,培養血統純正的雅利安人,來扛起納粹大旗,在未來接替希特勒完成統治世界的龐大野心。
繁育基地的女孩
實驗在1935年就已經在德國本土內部展開,直到二戰爆發,這項實驗的范圍便覆蓋到了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
納粹開始從其它國家,擄掠血統純正的雅利安人婦女,將她們統一“囚禁”在繁育基地。
然后從納粹軍中選拔出同樣血統純正,且身體強健的雅利安人,來跟她們進行交配。
繁育基地的納粹兵與雅利安人婦女
當然這還沒完。
實驗中雅利安人婦女產下的嬰兒,在生長到一定程度后,便會被統一隔離,從此他們將再也見不到生母。
被統一隔離的嬰兒
而在隔離的過程中,納粹還會對他們進行選拔。
選拔出那些健康優質的孩子,未通過選拔的那些不健康、不夠優質的孩子,只有兩條路等著他們。
一是被帶去做人體實驗,二是被活活餓死。
總之,死亡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通過篩選的孩子
說起來,這項實驗已經足夠違背倫理道德了,但比起納粹的其它恐怖實驗來說,這也只能算是最“溫和”的實驗。
在二戰這樣的大背景下,有了納粹起頭,蘇聯、美國在暗地里實則也開始了諸多類似實驗,只不過大部分實驗都只是“相對不夠人道”……
蘇聯睡眠剝奪實驗
因此,明尼蘇達饑餓試驗的展開。
其實大川更愿意相信,是相關科學家為了抓住二戰的“尾巴”,展開的“相對不夠人道”的實驗。
明尼蘇達饑餓試驗
時間回到1944年。
美國的明尼蘇達大學科學家,安賽爾·凱斯(Ancel Keys)博士,策劃并說服美國國防部,展開了這項特殊的實驗——明尼蘇達饑餓試驗。
安賽爾·凱斯(Ancel Keys)博士
為保障實驗的順利進行,凱斯博士總共招募了36名志愿者,直接參與到這項實驗。
這36名志愿者年齡都在22至33歲之間,在報名實驗前,他們都已經深知這項實驗潛在的危險性,但是為了科學,他們甘愿奉獻一切。
參與實驗的志愿者
為此,他們甚至還簽下“生死狀”,就算在實驗過程中被餓死,也不會追究實驗者的責任。
就這樣,在一切都準備好后,36名志愿者一起興奮地合了影,并積極投身到了實驗前的準備工作中。
志愿者們的合影
實驗于1944年11月19日正式開始,于1945年12月20日結束,耗時一年。
實驗總共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二階段就是為期6個月的饑餓實驗階段,其余兩個階段則是適應和恢復階段。
饑餓實驗階段
在為期6個月的饑餓實驗階段,36名志愿者的飲食條件,完全模仿了二戰中歐洲平民的飲食條件。
每天只能食用少量的土豆、面包等等,肉蛋奶之類蛋白質的攝入基本被切斷。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他們的飲食條件被控制地極低,但他們的工作量卻絲毫沒有減少,每天都需要進行必須的體力活動,以及腦力活動。
正在進行體力活動的志愿者
旨在更貼合實際地模仿出二戰中歐洲平民的日常,讓他們不至于在饑餓中“躺平”。
饑餓實驗階段進行到一半的時間時,36名志愿者的體重都得到了大幅度下降。
體重大幅度下降的志愿者
其中有3名志愿者因無法再繼續忍受這樣的實驗,而選擇中途退出。
退出后,他們開始瘋狂進食,尤其是甜食,成為了他們的最愛……
甜食成了他們的最愛
饑餓實驗階段進行到第4個月,剩余33名志愿者的體重,已經餓得能明顯看到他們骨骼的輪廓。
不過,這對他們來說,才僅僅是個開始。
志愿者參與實驗前后對比圖
在這之后,他們的食物被再次減半,一頓只能吃此前一半的食物,這是為了模擬更殘酷的納粹集中營里的生活。
經過第4個月的折磨,志愿者們的體重已經降到了原先的75%。
志愿者已經餓得皮包骨
然而,第5個月和第6個月,才是真正的魔鬼實驗。
他們的食物更少了,有時候甚至只能靠喝水維持生命……
等到饑餓實驗階段結束,參與實驗的志愿者只剩了11個人。
參與實驗的志愿者只剩了11個人
為了防止這11個人在實驗結束后,會出現暴飲暴食情況的發生,危害到生命健康。
因此,明尼蘇達饑餓試驗,專門設置了3個月的恢復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通過,循序漸進地給挺過饑餓實驗階段的志愿者提供食物,讓他們有一個安全的恢復期。
實驗來到恢復階段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在這一階段,有部分志愿者竟然因為只多了一點點的食物攝入,就長出了大量脂肪。
有志愿者在實驗后胖了2-3倍
不僅如此,在這一階段結束,也就是整個明尼蘇達饑餓試驗結束后。
所有堅持到最后的志愿者,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上的疾病。
部分志愿者70年后再度相遇拍照留念
他們大都出現了畏懼寒冷,畏懼強光,視線模糊,持續耳鳴,以及脫發等等的癥狀。
有人甚至還出現了幻覺,幻想自己在吃飯的時候咬斷了手指,幻想自己開始吃人……
科學家得到了什么結論?
明尼蘇達饑餓試驗的進行,雖然沒有得出人類不吃飯生存時間的極限,但卻得到了一個很有用的結論。
一個人長時間處于饑餓的狀態,崩潰的將不止是身體的生理系統,心理的崩潰才是更恐怖的。
明尼蘇達饑餓試驗
用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堅持到最后的試驗者,之所以會出現那一系列的可怕癥狀。
極有可能是長時間的饑餓,導致他們患上了抑郁癥,而且還是極為嚴重的抑郁癥。
這種情況,是很難通過有效手段進行治愈的……
寫在最后
說起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明尼蘇達饑餓試驗其實還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節食減肥對減肥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并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還會對身體健康產生極大危害。
節食減肥的危害
這點從部分參與實驗的志愿者身上就能看出。
他們在最后恢復階段,明明只吃了很少的食物,身上便長出了大量脂肪。
恢復階段“瘋狂”長肉的志愿者
因此,從這個實驗我們能夠看出,節食減肥是有大概率“瘋狂反彈”幾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