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過糟糕的情緒體驗,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這種體驗會影響著自己的生活,讓自己不知不覺就會成為“壞情緒”的奴隸。
與“壞情緒”相處,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以下8個技巧,幫助你學會與“壞情緒”和平共處。
01
允許“壞情緒”的存在
哈佛心理學家泰勒·本·沙哈爾說,“我們要允許“負面情緒”的存在。”
只要是人,就會有負面情緒。當情緒變得糟糕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對抗和逃避,而是允許它的存在。
學會與“壞情緒”和平共處的首要認知,就是認識到“壞情緒”也是自己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做到的是接受它的存在。
02
認識 “壞情緒”帶來的影響
當情緒不好的時候,自己的身體也會在第一時間出現變化。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當人產生了負面情緒時,七成以上的人就會以攻擊自己的身體器官的方式消化這些情緒。
比如,傷心、憤怒的時候,會出現食欲不振,焦慮、緊張會影響到睡眠,痛苦的時候會精神不振等等。
認識“壞情緒“給自己身體造成的影響,讓自己產生意識,去面對負面情緒。
03
給“壞情緒”一個期限
任何“壞情緒“都是暫時的。就像天氣一樣,變化莫測,始終相信雨過就會天晴。
根據實際情況,給自己的壞情緒設置一個期限,10分鐘,1小時,1天或1周。在這個時間段,盡情地做自己能做的,盡可能地去釋放那些糟糕的情緒。
04
遠離一切負能量
避免自己受到更大的刺激,盡可能地遠離一切負能量。
當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再遇到負能量的人和事,只會讓自己的情緒變得更糟糕。這時候自己需要做的,是讓自己避開負能量的圈子。
05
避免情緒內耗
認識情緒內耗,避免“壞情緒“的長期持續。
當自己意識到情緒不好了,嘗試做些緩解情緒的事讓自己轉移注意力。而不是讓自己沉溺其中,持續地胡思亂想,只會讓壞情緒更嚴重。
情緒內耗只會加重或延長“壞情緒“的存在。
06
合理釋放
每個人對于負面情緒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
如果自己一直被負面情緒影響,就需要通過其它的途徑去合理釋放情緒。
你可以嘗試找朋友傾訴,聽音樂,運動等等,總有一種方式是適合自己的。合理釋放負面情緒,可以避免自己一直被“壞情緒“控制。
07
思考與解決
情緒產生的根源在于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需要安靜下來,思考讓自己產生情緒的原因是什么,深入察覺這個問題的起源,再找到解決方案。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的。
當自己不再被這個問題困擾的時候,那些壞情緒就隨之消散了。
08
正視自己的需求
每一種情緒背后都代表著一個心理需求,任何負面情緒都有積極的正面意義。
通過認識自己的情緒,探索情緒背后的需求。關注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去慢慢察覺自己的真正需求。
只有自己的需求被正視,被滿足,困擾自己的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掃/碼/關/注/我/們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
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
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