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種價值交換。
這種價值交換可以是情感需求,也可以是物質需求。
無論是在婚姻中的情感,還是商業中的逐利,都有這樣一個底層邏輯。
一個人能夠懂得不斷給對方提供價值,而這種價值能夠讓對方不停地需要,那么這種價值交換的關系才會更加穩固和牢靠。
01 價值交換背后的人性真相
人的本性就是自私自利的。
這種本性往往會讓人陷入兩個思維的誤區。
第一,在這種本性的驅動下,人往往只看重自己的個人利益,甚至一味地向別人索取價值,并以此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當自己在向別人索取價值的時候,別人也會有同樣的需求。那么,自己又能給別人提供什么樣的價值?
尤其在婚姻中,單方面的價值索取,只會讓一段關系劃上句號,也是自己過得不好的原因之一。
一個人只想索取,而不懂得為他人提供價值,往往也失去了別人為你提供價值的機會。
第二,人總是會急功近利地追逐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以長遠的眼光去拓展更多的利益。
因為,未來總是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只有眼前的收益才能讓自己踏實。但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總是充滿了各種變數,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一勞永逸地盈利。
人生,往往是有舍才有得。
一個人想要獲得更長遠的利益,就要懂得舍棄眼前的利益。
02 不懂得價值交換的人,不值得交往
如果一個人身邊總是圍繞著一些不能提供價值的人,那么自己也會淪落為沒有價值的人。
一段好的關系,一定是以價值交換為前提。
任何一段關系,只要產生了利益沖突,再深刻的感情也會經不起考驗。
就如同,身邊有一個負能量的人,總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時間久了,只能消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的價值,甚至還會拖垮自己。
這讓我想到我的閨蜜,我們在一起相處了30多年,這種友情幾乎已經成為了親情。
一旦她遇到了自己想不通且解決不了的問題,就來問我怎么辦。而不是找她的家人去溝通和解決。
隨著時間的推移,身份的改變,她自己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
漸漸地,我聽她抱怨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十次的電話溝通,至少有九次都是她自己生活中的瑣碎和各種不滿。
這樣的狀況也讓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我自己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根本不想聽她說話。
這也讓我不得不去思考,為什么一段好的關系,會帶來這么糟糕的體驗?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價值交換。
一個總是把你當成情緒垃圾桶的人,是不會思考她自己能給你帶來什么?又會對你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對此,我也做出了回應。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沒有任何人有義務陪你成長。
03 利他,也是為了更好的利己
給別人提供價值,是一種利他的行為。
而一切利他的行為,本質上都是利己。這也更符合人的本性。
但是,絕大多數人的思維和行為,都是停留在本性的基礎上。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違背自己的本性,去做到利他。
這也是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根源。
從商業的角度,能持續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才具有長期的商業價值;
從婚姻的角度,能提供對方所需要的物質需求、精神需求、情感需求等等,才能建立長久且穩定的關系。
再反過來說,
想要賺到更多的錢,就要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持續為他人提供價值;
想要長久穩定的婚姻,就要懂得對方真正的需求,越是能滿足對方的需求,對方越是不會離開你。
從本質上來說,互利互惠才能創造穩定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