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說:“一個懂得放下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執念就像手中的沙,抓得越緊,失去的就會越多。
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徒勞的無功而返。
強求,會疲憊自己的心,
執念,會錯過更多美景。
學會放下執念,才能讓心歸零,讓自己重拾幸福。
01 放下“必須要做好”的執念
回想起過去的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都過于追求完美。但凡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必須要做好。
但實際上,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徒勞的。
就像職場中的一些事,做得再好也是無用功。這樣只會白白消耗了自己的精力。
如果強迫自己把每一件事都必須要做好,那么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最后每一件事都不會令自己滿意。
因此,自己更需要對自己的事情做出取舍,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自己最有價值的事情上,同時承受由此可能帶來的遺憾。
02 放下“被所有人認同”的執念
這世上,有人會愛你靈魂如歌,也有人會罵你冷漠如冰。
無論自己怎樣做,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當一個人在尋求外界認同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失去了自我。
作為一個高敏感的人,曾經的我很在意別人的眼光。
生怕自己做得不好,讓別人不滿意,同時也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只要別人對我有一點不好的評價,內心就會因此產生糾結。
也因為這樣,給自己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情緒內耗。
其實,自己在別人的眼中真的沒那么重要。
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的生活而自顧不暇。自己所在意的事情,在別人眼中根本不值得一提。
因此,只管做好自己,不必讓所有人滿意,這是對自己最好的照顧,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03 放下“一切都要計劃好”的執念
人生的很多時候,計劃都趕不上變化快。
很多時候,看似合理的計劃,常常會被一個不經意間的想法或是突如其來的事情而打亂。
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意味著事情脫離了自己的掌控范圍,讓自己失去了秩序感。
同時,自己會感到很慌亂,還會因此苛責自己,陷入自己的情緒中。
從而,會讓自己處于混亂的狀態。
其實,這也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世事無常,接受無常的存在,才是人生的本真。
降低對事情的期待值,才能讓自己擁有真正的安全感。
04 放下“改變別人”的執念
想要改變別人,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一場災難,甚至會讓一段關系走向終結。
人總是會習慣于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而且總是認為改變別人只是出于好意,想讓對方變得更好。
但是,每個人對生活的態度是不同的,對幸福的感覺也是不同的。
太過于執著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別人的感受,自作主張地去干涉別人的事情,這種看似是在關心別人,這僅僅只是在滿足自己的掌控欲。
其實,這也是內心匱乏的一種表現。
允許別人和自己不一樣,就做到了尊重和包容,
允許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就做到了敢于做自己。
05 放下“一定要向上走”的執念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生命總有跌宕起伏。走過上坡路,就一定會走下坡路。
當自己身心疲憊的時候,一定要停下來休息。
很多時候,自己會受生活所迫,受環境影響,為了跟上別人的步伐,讓自己不停地向前跑。
而我本身就屬于耐力很差的那一類人。
記得中學的時候上體育課長跑時,看著別人一個接著一個地超越自己。為了跟上別人的速度,我不得不加快自己的速度。
然而,我自己的耐力是匹配不了快速的。跑了一小段路,我就已經完全跑不動了。
其實,人生也是這樣。
允許自己有糟糕的一面,允許自己有狀態不好的時候。
有起有伏才是人生,張弛有度才是最好的狀態。
06 放下“救贖每個人”的執念
高敏感的人總是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再加上擁有強大的覺察力,總是能感知到別人的痛苦。
看到別人深陷痛苦時,總是忍不住想要拯救別人。
其實,這是一種拯救者的情結,希望通過幫助他人來實現自我價值。
然而,每個人所經歷的痛苦都是屬于自己的權利,更是一次成長機會。強烈的助人情結,只是在剝奪別人的成長機會,讓他人失去讓自己獨立的能力。
同時,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總想著去拯救別人,其實也是在消耗自己。
在拯救別人之前,最需要拯救的是自己。
讓自己成為一個發光體,才能在照亮自己的時候也照亮別人。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
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
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