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熱干面是漢味的代表
在武漢經營送氣營生10多年的小毛,對餐飲業新店有天然的敏感,一旦看到新店開張,他就找上門去尋求合作機會,往往為店家墊付前期設備,在餐飲老板創業初期資金緊張時,這無異于雪中送炭,因此贏得了不少新客。
這不,五一假期前后,小毛發展了兩個新客戶,其中位于民主一街與民意三路相接處的一個新快餐店,面積達200平方米,裝修就用了近百萬元,在這一帶餐館中裝修最好,像酒樓一樣,環境舒適。店里聘用了超過10名員工。小毛預計,這家店若達到成本線,用氣量可能達到每月60瓶,等于他的送氣店業務量的一成,無疑是一個大客戶。
小毛說,自己在這家店投資了幾千元,為店子安裝了管道,因為店子廚房大,用氣量大,氣瓶多,現有上下兩層共8臺爐具,其中一樓2臺臺式8孔煲仔爐、2臺下面爐,二樓2臺蒸爐、2臺猛火爐。廚房煙道比較長,危險性大,不能用軟管,只能用金屬管道,全部用的不銹鋼管做煤氣連接管。
不過,小毛對店家生意感到擔憂,店子4月28日開業,開業前八天,正值小長假,只給店家送了18瓶氣,而且部分氣沒用完。
小毛測算過,盡管這家店租金只有每月1萬元,但用工量大,經營成本高,如果每月用氣量不達到60瓶左右,每天營業額不達到6000元左右,基本沒錢賺。如果能做到每月用80瓶氣,營業額能達到24萬元,店家就有錢賺。但按照前面幾天用氣量測算,一天只能賣3000元左右,這樣的營業額,如果不能快速扭轉局面,意味著店家要虧損。
這家店的老板是一個年輕人,家庭條件蠻好,學了廚師手藝兩三年,希望自己創業,家里也很支持。這家店做的是快餐,只做早午餐。
小毛說,看了前幾天生意情況,感覺老板心里是亂的,自己都不知道前途會怎樣。但小毛還是希望這家店老板賺到錢,他看店里出品看上去不錯,有蒸菜、炒菜,以家鄉風味為主,希望店家成長為他的大客戶。
無獨有偶,五一小長假結束后第一天,早上6點,小毛就被另一個新店老板娘電話吵醒,當天店子新張,老板娘要求小毛增裝一臺爐子,之前小毛已經為店家裝好了2臺爐子。
這家店老板是小毛的朋友,是武漢黃陂人,以前在店子對面開麻將室,因為籌辦軍運會的原因,去年12月份麻將室不開了,老板就近租下對面店子,改做早點,賣的是熱干面、粉、花飯等,做的是街坊生意。開業前2天小毛給店家送了3瓶氣,用于炸東西、煨湯,開業當天又送了2瓶氣,帶了一個舊爐子借給店家用。
從小毛了解的武漢餐飲業情況看,受美團外賣和城市綜合體快餐飲沖擊,傳統街鋪餐飲不好做了,生意量普遍下降,同時,餐飲業工資支出翻番上漲,幾年漲了一倍,肉菜價格也水漲船高,但武漢論斤賣的快餐價格只從9毛一兩漲到了1.2元一兩,覆蓋不了餐飲業成本上漲。
就是在餐飲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小毛從一個送氣工的角度看到,現在餐飲生意相當不景氣,很多店子要死不活,新店老店都差不多,多抱怨餐飲生意難做,生意好的不多。
但餐飲業一直不乏創業者,往往一批店子關門了,另一批店子又開門了,經營難以為繼的店子也不時被新人接盤,可謂前仆后繼。在小毛看來,餐飲業是一個毛利率很高的行業,毛利率達到四五成,過去,在武漢開一家小餐飲店,一年輕輕松松可以賺幾十萬元。因此,餐飲業創業者都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只要做好了,利潤回報相當大,即使生意不景氣,夫妻守著一家小店,也能賺個辛苦錢,真正虧損的不多。
更關鍵的是,不少做過餐飲的老板,離開餐飲業后,往往找不到穩定的營生,生計不好混,最終重操舊業。就像小毛前不久送氣途中在崇仁路見到的一對老客戶,兩三年前轉了店子出外打工,最近又回來尋找餐飲鋪子,兜兜轉轉又希望回到老本行。
在小毛看來,現在很多人手上有資本,但許多行業不景氣,他們找不到投資渠道,多盯上了投資門檻低毛利高的快餐業。
小毛還看到,家鄉有些做百貨和開送氣店的小老板,賺了錢后,聽說投資氣站賺錢,一窩蜂投資氣站,跟餐飲業有些相似。結果,許多人投資打了水漂。在他看來,手握100多萬元資本,還不如買點理財產品,可能比開店經商好,至少沒有風險。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