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能認全30多年前班級同學?
“合影中絕大部分人我認不出來了。”
36年前高中畢業班班主任李堅老師發來班級合影,說這句話時,我心頭一震:我們多久沒看望老師了?
是我們太久沒有看望老師了?還是81歲的老師開始健忘了?
這些年,偶爾返鄉,盡量抽時間返校看望老師。上一年,有同學為李堅老師組織了80大壽,專邀校友漫畫家李潤泉為李堅老師創作了肖像畫。
校友漫畫家李潤泉筆下的李堅老師。
而今,李堅老師翻出當年班級合影,記憶合著思念撲面而來。
端詳合影,將每一個同學和老師領導名字默念一遍,發現不少同學名字想不起來了,或者名字和相貌對不上了,多數校領導名字也想不起來了,不覺起了內疚。
李堅老師發來的是當年畢業照組照,跟別的班級合影擺在一起,其中有我們班畢業合影,說是一中退休群里曬出來的,自己沒有底片,也沒有照片。說這些話時,李老師提了個要求:“懇請你翻拍擴大一張寄給我,可以把認清的人的名字對應寫在反面。”
合影是微信流傳版,像素低,曬不出清晰照。
翻出自己電腦里留存的這張合影,發現像素也很低,知道也是通過同樣途徑得到的。
下班回到家,翻箱倒柜,遺憾地發現找不到這張合影。知道當年麻雀南飛時,將許多寶貴的資料留在老家宿舍,后來單位清退宿舍時,個人物品被家人搬回老家農村,絕大部分散失了,這張合影也不知所蹤。
轉而向一直在家鄉學校工作的同班同學李俊明求助,他保存了最完整的班級資料。
很快,李俊明找出當年合影翻拍照,我如獲至寶,一起對著照片標注姓名。
從第一排到第五排共86人,其中第二排坐著12位老師和學校領導,老師前面蹲著16位女同學,算上去共有74位同學,另有幾位同學沒有出現在合影里。
將照片和對應名單發到班級群,試著讓同學糾錯。同學魯俊清見了,用合影做了個短視頻,每一排都放大展示一下,加上字幕,配上音樂《同桌的你》。后來,應同學要求,制作了《再回首》版、《光陰的故事》版、《甜蜜蜜》版。
魯俊清說,聽說班主任李老師要照片和名字,想到他老人家眼睛不好,就萌生了做個短視頻的想法,逐排放大,并特意用16:9的比例,手機橫屏可看,圖像大些。
將相關信息反饋給李堅老師,心底的大石落地。想起畢業后看望李堅老師的舊事,最難忘的是那晚說起當年舊物,李堅老師說家里藏有當年班級同學優秀作文。我迫不及待跟著走進他位于母校的家,借助梯子,從房頂收納空間里翻出一個舊箱子,果然是當年同學范文,多在班級念過。
班主任老師李堅翻出珍藏的當年班級作文。
讀著當年青澀的文字,把厚厚一摞作文翻了個底朝天,心里的小九九是找到自己的作文。遺憾的是,盡管有的同學作文多次出現,我的作文卻是一篇都沒有,責怪自己從小不懂作文。
當晚踏著月色離開李堅老師家,夜已經深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試著將翻拍的部分同學作文發給本人,引來一段驚喜的回憶。
這是老師留給我們的最好禮物,以特殊的方式留住了我們的青春,那份感激無法言說。
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在那個困窘的年月,遇到了一批才華橫溢又純潔無瑕的老師。李堅老師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躋身全國優秀語文老師、湖北省優秀班主任行列,他會在每個清早帶著我們晨跑,他嚴厲的目光在厚厚的鏡片下透著慈愛。
在李堅老師的家里,我還看到他的學生——九州通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劉兆年寫給他的一箱書信,里面藏著一段歷時數十載的師生情。他的家里,藏得最多的,除了書,就是幾十年教學生涯中每屆學生的舊物,他能準確說出哪屆學生的舊物藏在哪個位置哪個紙箱。
到老師家尋找記憶成為一種習慣,知道自己是容易健忘的人,需要不時回望過去,就像而今面對30多年前的班級合影,想不起部分同學和老師的名字,需要借助同學共同回憶。
當許多同學被生活遺忘,心底的牽掛升上來,急切地想知道,那些同學過得還好嗎?當年校園林蔭道上、臨別贈言本里留下的許多心愿實現了嗎?
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