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jīng)聽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說:“上帝給你關(guān)上了一扇門,同時又給你打開了一扇窗。”這自然是一句很發(fā)人深省的話,不過,我有時候會想,為什么不把這句話說成是:上帝給你關(guān)上了一扇門,但是,又給你打開了另一扇門呢?和窗相比,我似乎真的更偏愛門一些,我的腦子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古怪的念頭,完全就是因為,我所見過的“門”,實在是太多了。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雖然已經(jīng)搬過了好幾次家,但是我最初進出的那扇“家門”,卻依然固執(zhí)地時常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怎么都揮之不去。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不管我在什么地方,只要是心念一動,它就會出現(xiàn)在我的心中。說來也怪,當它一出現(xiàn)的時候,我就會情不自禁地去愛它,本能地去依戀它。
在我的記憶中,那是一道棗紅色的木門,這道門給我的印象首先就是“好玩”。恐怕現(xiàn)在的孩子們很難理解,一扇門如何會好玩,的確,如今他們可玩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變形金剛、芭比娃娃之類或許都已經(jīng)落伍了,我常常看見捧著平板電腦玩游戲的孩子。不過,對于我那時候來說,一扇門,就是我最喜歡的玩具之一。
把門當成玩具,是需要極大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有時候,我會不停地將那扇門開開合合的,觀察那上面的合頁是如何運作的,對于這俗稱叫做“鉸鏈”的東西,我總是心存好奇,恨不得將它拆下來,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當然,我的歪主意沒有付諸實踐,所以,我們家的門最終還是保住了,沒有被我弄壞,同時,我想當一個小小科學家的想法也沒有成功。
有一次,偶爾得到一個核桃,爸爸教我把核桃放在門框和門扇之間,然后再拉門扇關(guān)門,核桃就碎裂了。我學到了這個好方法之后,決定舉一反三,于是,就想依樣畫葫蘆,用門扇夾西瓜子吃,只可惜,西瓜子實在是太小了,沒有夾碎,我的手指頭倒是被狠狠地夾了一下,于是,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再次受到了抑制。
當然,我從小就是一個“允文允武”的人才,除了研究那門的性能以外,我還時常研究門的藝術(shù)性。雖然,我家的門只是一扇最簡單不過的紅漆木門,沒有任何的裝飾圖案,但是,我的發(fā)散性思維,在這個時候,又起作用了。那扇門由于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日曬雨淋,所以表面的油漆有許多剝落的地方,那些剝落處形成了似是而非的花紋圖案,于是,我便開動腦筋,想象那都是些什么圖案,有時候,我還會親自操刀,用我的指甲為那些圖案做一些小小的藝術(shù)加工,繪制一些頗有抽象派風格的“藝術(shù)品”。當然,想當畫家的夢想最后還是破滅了,媽媽發(fā)現(xiàn)了我在偷偷剝門上的漆皮,于是,告誡我不能這樣干,最終,我還是沒有在門上完成我的首件美術(shù)作品。
我沒有別的兄弟姐們,性格又略微有些內(nèi)向,于是,在我那寂寞的童年,門,便成了我的第一個玩伴。
除了可以陪我玩以外,最重要的是,在我的印象中,家門還是一道從來都不需要關(guān)閉的門。那時候我們住在一條小小的里弄里,民風淳樸,說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也一點都不夸張。鄰里之間的關(guān)系相當和睦,絕對沒有“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的事情,所以,只要弄堂里頭有人,你家的房門即使忘記關(guān),也會有人幫你照看的。而且,那個時候,家里頭始終是有人在的,外婆一般總是在家的,所以,我們家的房門就始終都是敞開的。
敞開的房門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進出方便,除了我和我的家人進出方便以外,還有很多有形的、無形的東西,也能夠自由進出。比如說,當我在弄堂里玩耍的時候,一到了飯口,就會有飯菜香,從我家門里飄出來,同時飄出來的,還有外婆熱情的呼喚:“小云,回家吃飯了。”于是,聞著味道,聽見聲音之后,我就會顛顛地從敞開的房門里跑進去。
然而,這種情形一直持續(xù)到我讀小學的時候,發(fā)生了改變。有一天,我考試得到了一百分,拿到了小紅花,于是,便興沖沖地跑到了家門口,想給外婆一個驚喜,可是,令我驚訝萬分的是,那常年敞開的家門,居然關(guān)上了。我有些詫異地上前推了一下,門沒有開,我又使勁地敲了兩下,門還是沒有開,我有些慌了,難道是走錯了嗎,我每天進出的家門,是從來都不關(guān)的啊。
這時,鄰居阿婆看見了我,便將我拉到了她家,告訴我,我的外婆在上樓梯的時候不小心跌了一跤,被送去了醫(yī)院。
從那天起,我家的房門,便再也不是總敞開了,我開始在脖子上掛鑰匙。因為,外婆自從去了醫(yī)院,就再也沒有回來。
從此我才知道,我家的那扇門,其實對于我來說,不只是一扇普普通通的門那么簡單,我所深深眷戀的,并不是門這個實體,而是住在門里頭的人,是外婆,是父母,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門,代表著家的溫馨,或許,在我的心中,“家門”和“家”,就是同義詞。這大概就是為什么,直到現(xiàn)在,只要我愿意,在我的腦海中就依然會出現(xiàn)那扇熟悉的房門的原因吧。在記憶中,它永遠都是那扇斑駁的紅漆木門,在門里頭,有我親愛的外婆和所有的家人。
長大后,我又陸陸續(xù)續(xù)地見過很多很多的門,不知道為什么,我對于門本身,總是更感興趣,遠遠勝過對那些建筑物的好奇心。
除了家門以外,最溫馨,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扇門,是一道籬笆墻上的柵欄門,就在我居住的小區(qū)附近,在那里,有一個小小的綠地,叫做“親水園”。它一側(cè)靠著一條小河,可以通過路邊的一道小小的柵欄門進出,在園中,有幾個石桌石凳,一些夾竹桃,還有一群聚居在此處的流浪貓。
說來也奇怪,世人總是認為,門,還是應(yīng)該關(guān)起來,鎖起來,才是更為安全的,但是,對于這些流浪貓來說,卻并不是這樣呢,這種沒有鎖,可以看見門外情況的柵欄門,對它們來說才是最安全的,一看見有什么風吹草動,它們就會逃之夭夭,躲藏起來。
有時候,我會想,我究竟為什么喜歡這扇柵欄門呢,或許,是因為這扇門和我所熟悉的家門,有一個共同點吧,那就是,這扇門從來都沒有被關(guān)上過,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是這樣。就是因為如此,讓我產(chǎn)生了一種錯覺,這里真像是我的家,雖然,那門里頭沒有外婆。
不過,當我推開那扇小柵欄門走進去的時候,還是會感到一絲溫馨的,因為,這里的小主人,那群流浪貓,看見了我并不四散逃開,而是向我聚攏來,抬起頭,喵喵地叫著,像是在訴說自己的心事一般。不知道,在它們的心中,有沒有將我這個時不時會來串門,并且給它們帶來一些食物的朋友,當成家人呢,不過,至少,我已經(jīng)被允許,走入它們的家門了。
在我所見過的門中,最神奇的,莫過于迷宮的門了。我曾經(jīng)進入過一個名為“鏡子迷宮”的地方,在那里,你的身前身后,身左身右,甚至是頭頂,都全部是鏡子。有些鏡子其實是一扇門,輕輕一推,就能夠打開,但是,當你走進這扇門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又進了另一個鏡子迷宮。
開始的時候,我很欣喜,當我進入這個迷宮之后,宛如小愛麗絲進入了仙境一般。可是,過一會兒,就高興不起來了,到處都是門,但推開那扇門之后,我卻依然不知道,那扇門究竟通向何處去。老實說,我在里頭有點像是沒頭的蒼蠅一般,總是瞎打瞎撞的,老也找不到正確的那扇門。
通過在那些鏡門中進進出出,我卻領(lǐng)悟了這么一個人生哲理,那就是:有的時候,“門路”太多,反而會碰壁啊。
過了一會兒,我開始有些著急了,要是一直走不出去,該怎么辦呢?可是,當我沉下心來,仔細打量這個鏡子迷宮的時候,就又有了一番新的感受。望著鏡子里的自己,我發(fā)現(xiàn)我此時的樣子真的是狼狽,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無奈。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又如何能夠走出迷宮呢?于是,我就站在一扇鏡門面前,仔細地整理了一下我的頭發(fā),抹了抹臉,露出了一個微笑給自己。在鏡門面前,我告訴自己,要“靜”,于是,我的心,便漸漸安靜了下來,不再浮躁了,再看看鏡門里的自己,又重新獲得了一份從容和自信。這時,我便再次推開了鏡門,走了進去,那里頭,又是一個嶄新的、鏡子的世界。
最后究竟是怎樣出來的,我記不得了,但是,那神奇的鏡門,我卻至今記憶猶新,它告訴了我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比如說,當我們面對在社會中那些紛繁復雜的“門”的時候,應(yīng)該要保持一份冷靜,仔細地觀察一下環(huán)境,更要仔細地琢磨一下自己的狀態(tài),然后,才能推“門”進去。
除了鏡門以外,能夠給我更多感觸的,還有上海博物館的那兩扇玻璃大門。我很難想象,歷史和現(xiàn)代,竟然能用一扇門,分隔在兩邊。博物館的玻璃大門是那種很先進的自動移門,單從這一扇門上,似乎怎么都看不出什么古老、滄桑,這門似乎和博物館之間一點都不匹配。
可是,當我從門的這邊,跨步走到門的那邊,慢慢回身,看著這扇玻璃移門在我的面前緩緩合上的時候,卻隱隱有了一種恍若夢中的感覺。在玻璃移門的外面,就是繁華的人民廣場,那應(yīng)該算是上海灘最繁華的地段之一了吧,時尚的男女們穿著時髦的衣服,手里拿著各種高科技的玩意兒,在我的面前匆匆走過。可是,再看看玻璃移門的里面呢,黃黃的燈光,顯露出柔和而安寧的氣氛,古箏的音樂在耳畔緩緩響起,一件件古老的文物,靜靜地佇立在那里,每一個都是那樣飽經(jīng)風霜,寫滿了歲月的滄桑。
所以,我總是覺得,這不是一扇普通的玻璃移門,而是一道古典和現(xiàn)代的分水嶺,走到了門的里邊,我們可以聽見古老文明的呼喚,走到了門的外邊,我們可以感受現(xiàn)代化的氣息。
看著這薄薄的玻璃移門,我感悟,原來,傳統(tǒng)和時尚之間的距離并不遙遠,它們僅僅只隔著一扇門,所以,我們在感受現(xiàn)代文明的便捷的同時,盡可以走進那個古老的文化中國,我們所需要做的,僅僅只是打開一扇門而已。
看慣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那些形形色色的門,我漸漸發(fā)現(xiàn),除了那些有實體的門以外,其實,那些虛擬的門,也往往能夠給人以與眾不同的感受和體悟。
曾經(jīng)看過一部叫《機器貓》的動畫片,那里頭的機器貓有很多法寶,但是,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那個“任意門”,只要打開那門,能夠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要是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能夠有這樣的門,豈不是很方便嗎?人們再也不用為上班而擠地鐵、擠公交車了,也不用擔心遲到,只要打開任意門,就可以了,連上下班的時間也能夠節(jié)省下來,做其他事情了。要是有這么一扇門的話,那每到長假的時候,那些遠在他鄉(xiāng)打工,歸心似箭的游子們,可就高興了,可以告別火車站連夜排隊買票的日子了,只要打開任意門,香噴噴的年夜飯,就已經(jīng)擺在了面前。
當然,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想象而已,不知道未來的科學家們,是否能夠攻克這個科學難題呢?不過,暢想一下美好的未來,總還是可以的吧,如果我有一扇任意門的話,我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或許,我想穿越去唐朝吧,唐朝,一直都是我非常向往的一個時代,如果一推開任意門,眼前出現(xiàn)的便是古老而輝煌的大明宮,那該多有意思啊。或許,我會偷偷地去看一下,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究竟如何美;或許,我會在長安酒肆旁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看看是不是能夠有幸遇到那位“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塵臣是酒中仙”的李白,看看他究竟是如何斗酒詩百篇的;或許,我會在白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的古渡頭,聆聽一回琵琶女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聲;或許,我還會在白頭宮女“閑坐說玄宗”的時候,湊上去,插兩句嘴,問問她們是否知道關(guān)于“紅葉傳書”的故事……
不過,或許,要是這個世上真的能夠有這么一扇任意門,而且只能選擇去一個地方的話,我還是不會選擇去那個遙遠的唐朝,而是會選擇回到小時候。因為,我是那么想念那扇永遠敞開的家門啊,想念家門里飄出來的飯菜香,想念外婆親切的呼喚聲。如果能夠重新回味那個溫馨的時刻,什么唐朝,我都可以拋在腦后,不去想它。
這個世上,自然是沒有所謂的任意門的,但是,我卻已經(jīng)在我的記憶里,無數(shù)次地看到了那扇我熟悉的家門,那扇永遠敞開的大門。
我曾聽很多人說過,要打開“心門”,在我看來,或許,當那扇熟悉的家門一次次地出現(xiàn)在我內(nèi)心深處的時候,就是我的“心門”被打開的時候吧。
思念是什么感覺,思念就是在你的記憶深處,老有一扇門為你敞開,可是,你卻怎么走,都走不到那扇門里頭去。是啊,雖然我在內(nèi)心深處,已經(jīng)無數(shù)次回想起那扇家門,但是,我卻沒有一次能夠邁步走進去,無數(shù)次,我距離它那樣近,似乎只要一邁腿,就能夠跨進去,可是,我卻總是在那個關(guān)鍵時刻醒來。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穿著我兒時曾經(jīng)穿過的花裙子,再一次從那道門里頭走進去,就像風兒能夠穿過去一樣,就像我的目光也能夠穿過去一樣,我想再次穿過那扇家門,見一回多年不見的外婆。
現(xiàn)在,我所新搬的住處門口,自然也是有門的,而且,還不僅只有一道門。我家的新門,一共有兩道,其中一道是綠色的鐵門,上面有一個貓眼,外面還有一道門,也是綠色的,但卻是鐵柵欄門,不過,和我常去的“親水園”的柵欄門不一樣,我家的柵欄門是時時鎖著的。
走在樓道里,我看見其他的鄰居也基本上和我家一樣,有兩道門,所有的門,都是緊閉的,沒有什么聲音或者是飯菜香從里面?zhèn)鞒鰜怼M切┍淅涞拈T,我有時候會想,當我們將自己家的門鎖上的時候,是不是同時,也將我們的那扇“心門”關(guān)閉了呢?
在這種時候,我就愈加想念我家的那扇紅漆木門,那扇永遠敞開的門,那扇有飯菜香和親切的呼喚聲傳出來的門,那扇溫馨的“家門”。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在某個地方打開,打開一扇屬于自己的門,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