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其政悶悶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⑤?其無正也。正復為奇⑥,善復為妖⑦。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紲⑧,光而不耀。
【注釋】
① 悶悶:渾沌的狀態,渾濁、簡單的狀態
② 淳淳:質樸簡單
③ 察察:政令特別多、嚴苛
④ 缺缺:狡猾
⑤ 極:一端
⑥ 正復為奇:奇:不利的。“正”和“奇”之間來回轉換
⑦ 善復為妖:妖:邪惡的。“善”和“惡”之間來回轉換
⑧ 紲:捆綁、束縛
【譯文】
管理者管理簡單,老百姓便淳樸忠誠;管理者法令嚴苛,老百姓就變得狡猾。災禍里很可能蘊藏福氣,福氣里有可能產生災禍。誰知道哪一端是對的?它沒有一定的常規,正忽然轉變為邪的,善忽然轉變為惡的,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做人方正有原則但不會傷害別人,廉潔清白但是不會因為自己的高潔傷人,做人正直但是不會束縛別人,有光芒但是不會耀眼。
【延伸閱讀】
本章老子講了福禍相依的道理,所以我們應保持平和的心態,幸運來臨時不要得意忘形,碰到災禍也無須太沮喪,因為事物都是在不斷的變化中。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所以事物發生時要從反面看到正面,也要從正面看到反面。最好的例子應該就是我們上學時學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了。
福禍相依都是表面現象,不能被動接受,福禍變化是有奧秘的,這里的秘密就在“道”里,如果你能放下自己為大家做事,就能從禍走向福,如果忘記他人為滿足自己的私欲撈取,就會從福走向禍。
得其所利,必慮其所害;樂其所樂,必顧其所敗。人為善者,天報以福;人為不善者,天報以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