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書撇畫具長短粗細變化,長者勁健舒展,短者挺拔遲重。
蔡邕《九勢》云:“掠筆,在于攢鋒峻趯用之。”衛鑠《筆陣圖》云:“陸斷犀象。”(是指撇的形狀。)歐陽詢《八訣》云:“利劍截斷犀象之角牙。”
《雁塔圣教序筆法解讀》
顏真卿《八法頌》云:“掠,仿佛以宜肥。”撇又名掠。《八法》云:“掠者拂掠須迅,其鋒左出而欲利。又云微曲而下,筆心至卷處。口訣云:撇過謂之掠,借于策勢以輕駐鋒,右揭其腕,加以迅出,勢旋于左。法在澀而勁,意欲暢而婉,遲留則傷于緩滯。夫側鋒左出謂之掠。”
陳繹曾《翰林要訣》云:“掠點首撇尾右出微仰,如蓖之掠發。”寫撇畫,最忌斜拂,虛飄無力,筆鋒纖弱。掠是速度之謂,即“沉著痛快”。二者不失,方合其筆勢。腕法:寫撇法須懸肘腕,并運肘腕。若短撇用指無大礙,長撇必須用肘腕為之。
本書作者臨寫《雁塔圣教序》
用筆法:
寫撇下筆與豎畫下筆相同,依豎筆橫下法,下筆即折鋒。
緊接著施以頓挫,筆鋒即中鋒鋪開,再施以振動,徐徐下行。
至腰部挺緊,鋒力己攢足,則順勢掠下,加速度上去,收筆空中回鋒,使其挺拔勁健,如此方合此畫之用筆。
《雁塔圣教序筆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