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苗
太空特大南瓜栽培管理技術
1、介質準備:播種宜采用較疏松的人工介質,一般田園土與有機肥按7:3充分拌勻,經消毒處理用塑料布悶閉1—2天備用。
2.種子處理: 種子在種植前6周溫室內播種。
第一步:把種子放到60度的熱水中,進行15分鐘的攪拌,直到水溫降到35度停止,再進行12小時的浸泡;
第二步:把浸泡好的種子放到溫床或恒溫箱進行催芽,時間是24小時,中途12小時用20度的溫水清洗即將生芽的種子。24小時以后種皮破開,長出1cm長的小芽,這時進入營養缽育苗階段。底水澆足后.把生芽的種子放到營養缽內,入土約0.5CM,然后再覆上2CM厚的細土,蓋上地膜,預計一周的時間出土。在第五天的時候個別的就已經出土了,這時要把先出土的和沒出土的分開培育,以便于溫度的控制。育苗到定植不能超過45天,苗期在35天下地定植是最佳時期。當幼苗長至4-5片葉時,移栽至田間,挖直徑為1米深為60CM的坑,再將熟農家肥和土按1:1的比例將坑填滿,澆足底水后,上面蓋5CM的土,將苗栽在上面,然后用細竹桿支起一個拱形小棚,扣上地膜,中午陽光充足時注意放風。每個坑1株,株距3-4.5米。由于瓜蔓長得很快,因此需要足夠的空間以利于其生長。
3、直播法:挖直徑為1米深為60cm的坑,再將熟糞、土壤1:1的比例填至離地表3CM處,挖一個約3-4CM深的小坑,每個坑播種1-2粒種子,用松軟的土覆蓋種子,蓋至土表上面2CM的小土包,播種的間距為3-4.5米,然后用細竹桿支起一個拱形的架子,扣上地膜。這樣既能保證光照時間和溫度,又能防止風吹,中午陽光充足時定時放風。待瓜苗長出4-5片葉時拔去其中的一株弱苗。當日最低氣溫穩定在零上12度左右時,把地膜撤掉。
二、田間管理
太空特大南瓜栽培管理技術
1、 搞好瓜蔓固定。
2、 及時摘心、授粉和保留主蔓。要摘除第1個雌花及花前的卷須,側枝留1根;主蔓長到8-10米左右摘心。雄花先出現,然后是雌花,要注意觀察雌花出現的時間。
3、一般留果部位在20-25葉人工輔助授粉坐果最佳。
4、 坐瓜的位置要整平、略墊高,并留出l平方米空間,在這個階段要對瓜蔓進行修剪,當瓜蔓長到100片葉時,掐掉頂端和側面的新枝,以保證瓜蔓上的養份集中供應南瓜的生長。從而給瓜提供生長空間,同時去掉其余的雌花,讓所有的養份只供應1個生長,這時南瓜會以每天9公斤左右的速度生長。三是加大水肥管理。因為瓜的葉片大而多,每5-7天施有機肥一次,每株氮、磷、鉀肥各0.5公斤。
5、 追肥時,要在離瓜秧1米處,四周圍起,加入氮、磷、鉀復合肥,澆入內。
6、是及時防止病蟲害。進入7月份以后.天氣變熱易發生蚜蟲和白粉病、病毒病。為保證果實的質量,盡量選擇生物制劑的農藥每周一次;白粉病采用無公害農藥粉銹銹寧、綠保清進行防治。
7、 進入雨季,要搞好瓜秧四周的排水,以防止爛瓜現象。
8、 環境干旱,易出現蚜蟲和自粉病,用敵百蟲防治;遇有枯萎病,用綠寶清、施特靈防治。注意把握規律,加強通風, 注意除草,適量澆水,做到有病蟲害及時治、沒有病蟲害提前防,確保瓜苗的健康生長。
航天辣椒栽培技術
航天辣椒采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航天育種技術選育而成,早熟,長勢強健,品質優良,商品性好。除了鮮食,還可腌漬、干制、磨醬、粉碎加工,冷凍脫水加工,是外銷和出口的主要蔬菜之一。
一、生長發育及其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一)生長發育
辣椒的生長發育可分為三個時期,即發芽、幼苗期和開花結果期。
1、發芽期:從播種到第一片真葉出現。在20-30℃條件下約需6-7天完成,此期要適量澆水。
2、幼苗期:從第一片真葉出現到頂芽花蕾形成,約需要50-60天完成。此期植株生長緩慢,且對低溫敏感。第一片真葉出現2-3天內,要控水控溫,幼苗長6-7片真葉時,施少量的尿素作提苗肥,促進幼苗莖葉生長,苗高時要及時分苗。如環境條件和管理合理,則能培育出根系發達、莖粗短、葉綠的壯苗,為辣椒開花結果和產量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花結果:從頂芽花蕾形成至植株衰老拉秧,約需70-80天完成。此期主要是生殖生長,要求較高的溫度,以20-30℃為宜,而且需肥水多,需加重追肥,適時澆水,預防植株早衰,延長開花結果期,提高辣椒單位面積產量。
…[詳細]太空四鉆種植技術
水果型櫻桃番茄系列,果味酸甜濃郁,口感極佳,植株連續坐果能力強,單穗坐果數多,適應性廣。 栽培要點:定值行距55厘米,株距35-40厘米,每畝栽苗3000株左右,一般溫室育苗用種子10-15克,若陽畦播種育苗,需要種子20 克左右。采用用單稈整枝方法,即在植株整個生長過程中,只留1個主枝,其它所有側枝都及時摘去。每穗可留10-12個果實。一般留6-7穗果時打頂,打頂時注意在頂部花序的上面多留兩片葉摘心,以保證上部果實的營養需要,也有利于遮蔭防止果實灼燒。結果期多施磷鉀肥。保護地種植注意加強通風,降低濕度。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
一、育苗 1、營養土的配置
取3年內未種過茄科類蔬菜的肥沃田園土6份,腐熟的優質有機肥(腐熟的馬糞、圈肥或堆肥)4份,過篩后每立方米加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公斤、草木灰2-5公斤、50%多菌靈80克,混合均勻。
2、苗床準備
溫室或日光溫室育苗:苗床播種應選經長時間日光照曬,土溫較高的疏松地塊。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溫室內鋪設地熱線,育苗時最好使用營養缽和育苗盤播種,可保證幼苗生長健壯和整齊一致。
小拱棚育苗:應在扣膜前將地整好并施肥。
…[詳細]太空豆類種植技術
一、品種特點
航豇1號:早熟品種,生長勢強,株高3.1米左右,分枝較少。莢長70厘米左右,莢粗1.0厘米左右,莢淺綠色,坐果性好,適應性廣,露地和保護地均可栽培,一般畝產3200公斤左右。
航豇2號:中早熟品種,生長勢強。主、側蔓同時結莢,著莢力強,莢長100厘米左右,長者可達116厘米,橫徑1.1厘米,莢深綠色,耐老化,適于貯運。全生育期160天左右,采收期長,可出現3-5次結莢高峰期,畝產量可達3200公斤。抗旱性好,耐高溫能力強,抗病毒病,銹病。露地和保護地均可栽培。
二、茬口安排與土壤選擇
航天豇豆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但為獲得高產,應選擇微酸性、三年以上未種過豆科的作物的砂壤土田塊種植。栽培田塊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塊。
三、整地、施底肥、做畦
根據土壤肥力和目標產量確定施肥總量。磷肥全部作基肥,鉀肥60%作基肥,氮肥30%作基肥。基肥以優質農家肥為主,施腐熟農家肥3500-4000公斤/畝、復合肥30公斤/畝、尿素20公斤/畝,三分之二撒施,三分之一溝施,深翻25-30厘米,然后起壟,壟寬1.0-1.2米。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