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朝金
四大文明古國對人類的貢獻各異,但只有中國的貢獻最全面、最連貫、最持久。
就拿古希臘文明來說,希臘是歐洲文明的搖籃,又是東方文化和歐洲文化的交匯點。悠久的文明給后代留下了絢麗燦爛的文化遺產,它們是希臘人的,也是全人類的無價瑰寶。
古希臘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曾經在科技、數學、醫學、哲學、文學、戲劇、雕塑、繪畫、建筑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貢獻,成為后代歐洲文明發展的源頭。
希臘文明是一個失落的文明。它消逝已去兩千余年。但創造者以其獨特的理性和智慧建構起來的巍峨宏闊的文化大廈,至今仍令世人驚嘆不已。
中國締造的輝煌文明,讓東亞(東南亞)地區的民族走進了高度開化的文明時代,直接塑造了東亞文明圈.這是直到現代社會,也能與創造現代文明的歐美文明圈并雄的,能給人類帶來重大影響與貢獻的文明圈。
中國文明的榜樣力量,在“東學西漸”時給西歐帶來了積極影響。啟蒙運動前后的歐洲,一度極度推崇中華文明,并非是盲目的。雖然不能像希臘羅馬讓西歐文明制度在繼承中發展,但遙遠東方的智慧結晶與榜樣,也讓西歐人有了難得的參照與啟示。比如,英國人從科舉制度中得到啟發,開創了現代文官制度.
中華民族的創造力,為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了不少重大的技術與發明成果。以“四大發明”為首,中國發明了造紙術并傳給了全世界;中國發明的火藥通過火器給全世界帶來了影響;中國的羅盤等為全世界航海技術的進步產生了巨大貢獻;印刷術或許不是由中國傳給西歐的,但中國與東亞文明圈是最先在印刷術的發明中受益的。
中國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作為農業文明時代的巔峰,其富足與繁榮,是地理大發現最初的原動力,尋找到達東方的新航路,是那個時代航海家與探險家的最大目標。
中國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發展出高水平的農業與手工業,成為全世界的生產中心.絲綢之路不僅為世界輸送了精美華貴又實用的商品,還將整個歐亞大陸(包括北非)聯系了起來,對人類文明的交流發展起到了大動脈作用,而中國就近乎是這動脈系統中的心臟,持續了兩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