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送李某某等人的四輛警車在9:00左右,開進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
現場組圖】
李某某等人涉嫌輪奸案今日9:30開庭,上午8點,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門前云集了大批媒體記者。為維持現場秩序,警方在大門兩側拉起了警戒線。【
現場組圖】
李天一母親夢鴿現身【
現場組圖】
李天一母親夢鴿現身【
現場組圖】
李案開庭 夢鴿現身法院多名保鏢開路推記者時長:5'8''
來源:北京電視臺
今天上午9時30分,李某某等5人涉嫌犯強奸罪一案在海淀法院開庭審理。在法庭主持下,公訴人就起訴書指控的事實先后對3名被告人進行了單獨訊問;辯護人及被害人的訴訟代理人分別對被告人進行了補充發問。
據了解,庭上5名犯罪嫌疑人均不認罪。被告李某某否認毆打,否認與楊某發生性關系,說自己睡著了。被告王某也否認毆打,認為是嫖娼。被告大魏說在車上李某某打了楊某幾耳光,在房間王某踹了楊某幾腳。
被害人該進收容所
李在珂(涉案另一被告辯護人)
被害人該進收容所
北京國韜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在珂擔任此案中一名被告人的辯護人。他在8時10分來到法院外,李在珂明確表示:“聽說此案的被害人楊女士目前在醫院,我認為她應該去的地方是收容教養所。”
“對于此案的發生,楊女士有一定過錯。她有正當的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她從事了某些法律所禁止的行為,試圖通過捷徑改善自己的生活。”李在珂表示,此案的5名被告人中,有4名是未成年人,包括1名年僅15歲的未成年人。但是,楊女士已經23歲了,她是成年人,從事這種職業有一段時間了,從一定角度說,是她把這幾名未成年人害了。
但是,有證據證明楊女士已經從事特殊職業一段時間了嗎?對此問題,李在珂還自信滿滿地說:“沒證據我會這樣說嗎,這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他認為,5名被告人犯下此事,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如果被害人有過錯,至少可以減輕被告人20%的責任。
談到具體的辯護方案,李在珂表示,此案有嫖娼的成分,但是也有強奸的成分,因此可辯的余地挺大。他介紹說,控辯雙方對一些證據的爭議很大。在兩次庭前會議上,被告人的辯護律師提出一些證據系非法證據,法官也決定把一些法律手續不全、與本案無關聯的證據予以排除。控方在開庭時提交法庭質證的證據中,辯護律師認為有的證據也有瑕疵,但夠不上非法證據。
“他們去過的地方都有監控,訊問有錄像,5名被告人也都有口供,周圍有人證,應該說此案的證據還是很充分的。”李在珂律師介紹說,上午的庭審中,控辯雙方將針對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關聯性進行舉證質證。在質證環節,針對有爭議的關鍵性證據,控辯雙方將展開辯論。控辯雙方爭議的焦點就是如何定性,究竟是嫖娼還是強奸?雙方會各執一詞。
對于自己的委托人所持態度,李在珂表示,委托人比較理性,能客觀地看待這件事,畢竟孩子已經發生了這樣的事。他說:“我的準備工作很充分,被告人被抓兩小時我就介入了。可以說有的說有的辯,條理也比較清楚。此案頭緒多,較難理清,但我基本上不超過10句話就能講明白。等開完庭我再詳細告訴你。”
依然一言不發進法庭
田參軍(受害人代理人)
依然一言不發進法庭
今天上午,聲稱庭前不再接受采訪的田參軍來到法院時,面對媒體依然大多閉口不語。加上他到庭時,正趕上夢鴿前來,媒體一哄而上,將夢鴿團團圍住。田參軍則趁機迅速進入法庭。至于50多萬元的民事賠償部分的具體情況,被害人一方現有多少證據、哪些證據,楊女士目前的情況以及她的身份問題,田參軍在開庭前都沒有答復記者,并表示庭后會披露相關信息。
證人張某
出庭作證就為彌補我的過失
夢鴿以組織賣淫罪所舉報的酒吧工作人員張某,將于今天出庭作證。他對記者說:“我對楊女士所遭遇的傷害負有一定的責任,當天我喝多了,沒有保護好她。在法院征求我的意見,問我是否愿意出庭作證時,我明確表態愿意出庭。我出庭作證,就是為了彌補我的過失。”
張某也只有22歲,所經世事并不多。案發后,不堪承受內心自責的張某從酒吧辭職,目前仍無工作。他表示,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就是吃飯、睡覺,暫時沒有找新的工作。
“辦案機關找我錄過好幾次口供,我都如實敘述了事情的經過。”張某說,今天出庭,他并不害怕被告人的律師會問什么刁鉆的問題,因為他只會如實介紹事發經過。
對于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張某表示:“當時就是喝多了,在李某某他們打架后,先跟著他們跑,后來頭太暈了,就自己先回家了,沒想到楊女士就出事了。”張某說,第二天楊女士來找他時,可以說是鼻青臉腫,作證時他會如實介紹這一點。
不過,對于作證的具體經過,張某表示,應法院要求,他需要予以保密。 截至發稿時,張某還未出庭。
詳細>>相關報道:
李某某辯護律師:楊某從事非法職業 坑害未成年今天上午9時30分,李雙江之子李某某等人涉嫌強奸一案將在海淀法院第17法庭正式開庭審理,此次庭審因涉及未成年被告人及個人隱私,將進行不公開審理。昨天是開庭的前一天,雙方律師的態度也大相徑庭,被告人一方信心滿滿,受害人一方則小心謹慎,婉拒一切采訪。
李家法律顧問師蘭和抵達法院時稱,他對打贏這場官司很有信心,并透露庭審結束后可能會召開發布會。
李某某代理律師陳樞在法院外接受采訪時稱,今天會提交關鍵的“無罪辯護逆轉證據”,但細節暫時不方便透露。他也表示不敢保證無罪辯護能成功。被告人魏氏兄弟辯護律師李在珂現場透露,將會提交一些有爭議性的證據,包括文字、圖片及視頻證據,視頻是酒吧監控錄像。他表示可能會引起激辯。同時,李在珂認為該案有嫖娼的成分也有強奸的成分,最終看法院如何界定,會為自己的代理人做無罪辯護。
他說,受害人有過錯,“把五位孩子坑了;受害人楊某在正當工作外,也在兼職時間從事非法職業。”他同時表示,酒吧跟案子沒關系。李在珂同時表示,受害人是成年人,而被告最小的才16歲。 “楊某不值得全社會同情,應該去收容所,而不是醫院。 ”
詳細>>李某某律師為其做無罪辯護 稱將出示逆轉性證據法制晚報消息,李某某的辯護律師陳樞表示,將在法庭上出示“逆轉性”證據,并堅持為李某某作無罪辯護。
微博互動
針對本報官微征集到的網友提問,記者上午采訪了李某某等5人涉嫌強奸案的辯護人李在珂及陳樞。
@Crazy美含:這事一直拖延到現在,這期間有各種劇情啊,哪個真哪個假?是不是有人在對事實進行狡辯?(8月27日12:11)
李在珂:包括具體案情在內,法院沒有宣判前,暫不能透露。
就在昨天晚上,我確定好了具體的辯護意見,但是目前還不能向媒體透露。如果有人認罪不會影響到其他辯護人的辯護策略。
陳樞:案情比較復雜,該案可能無法在一天內審理完畢。
@湖南女子學院張聞驥:若被告人給予受害人合理的經濟補償后,基于被告人系未成年人,其刑事責任是否可以從輕判決?(8月27日16:40)
李在珂:所謂的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是針對犯罪行為已經確定的前提下進行,是犯罪行為直接造成的被害人損失。
無論被告人的辯護人是作有罪辯護或者是無罪辯護,都還沒定論,我們認為被告人不是犯罪行為。一個白天有正當職業的人為何晚上要到那種酒吧去做見不得光的事?
陳樞:如果認為李某某有責任再考慮這個問題。我將在法庭上出示“逆轉性”證據,并為李某某作無罪辯護。
@孟之翔:我其實還想知道,有媒體說,魏某某在嫖娼中花的錢是最多的,那他負的責任是不是也重啊!(8月27日23:18)
李在珂:朋友多,出手大方,這是沒錯的,出錢多的有可能是“馬仔”。并且根據法律的規定,犯罪的輕重應該看情節和行為,并不是說誰出錢多誰的行為和情節就重。
@Joke_R:受害人和酒吧的人會出庭作證嗎?(8月27日23:37)
陳樞:如果楊女士能夠出庭,將更有利于質證和事實調查。
楊女士的代理律師田參軍曾在微博中表示楊女士無法出庭。
李某某案六輪“輿論攻防戰”梳理 數月波瀾迭出8月28日,李某某涉嫌強奸案將在北京海淀區法院進行不公開開庭審理。此案從今年2月進入公眾視線已歷經數月,波瀾迭出。雙方律師各執一詞,紛紛借助媒體或通過微博發布各種消息、表達各自看法,交鋒激烈,上演了一浪高過一浪的輿論攻防戰。
【攻防第一輪】
沉默PK譴責
故事的開始,來自一個爆料。
2月22日,認證為香港《南華早報》網站編輯的人士在微博上爆料稱,“北京來電:海淀公安分局昨天晚上以涉嫌輪奸刑事拘留了一名叫做李??的年輕男子。名字雖然改了,但還是有人認出來他真正是誰。”當天,當地警方證實確有此案。
案發后至6月底,網上曾出現不知來自何處的“李某某等輪流與該女孩發生性關系”,并引發爭論。還一度有傳言稱,李某某與受害人已達成和解意向,受害人最終得到北京戶口、工作及房產等極大的物質補償,甚至撤銷控訴。不過,李某某一方的監護人未曾主動與受害人聯系,也未進行辯解。
受害人楊女士也始終保持沉默。6月28日,楊女士委托的北京中首律師事務所田參軍律師首次發聲稱,李某某等人以暴力和威脅手段對楊女士實施強奸,并有毆打行為,情節惡劣,給受害人身心造成極大傷害,理應依法受到嚴懲;李某某的監護人未向受害人表示最起碼的人道同情和歉意,冷漠態度令人難以理解;得戶口及房產進行和解系網絡謠言;楊女士為人較為傳統保守,此事對其造成嚴重傷害……
【攻防第二輪】
聲明PK聲明
受害人方不再沉默,李某某一方也正式推出了自己新聘請的律師——第三任辯護律師,陳樞和王冉。李某某的第一任辯護律師是袁誠惠、第二任是薛振源,據知情人士介紹,兩任請辭都因為委托人的一些想法讓律師感到通過法律程序很難辦到。
7月10日,陳樞和王冉發表聲明,稱將為李某某做無罪辯護。同時,聲明大談娛樂場所之責、賓館之責,以及多名成年男女、酒吧人員陪酒、勸酒使李某某大量飲酒之過。按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的話,“全文給人的明顯印象是,其他人都有辜,唯李無辜;其他場所都有過,唯李家無過。”聲明挑釁公平正義,其中所說“媒體有義務愛護和保護大半生為人民帶來歌聲和歡笑的老藝術家”更是眾聲抨擊。
11日,受害人楊女士委托律師田參軍發表聲明,對李某某律師的聲明做了逐條的分析和反駁,稱“為李某某將做無罪辯護的行為令人震驚”,并對李某某的“三觀”教育提出疑問。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