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西安博物院的時候是10年前,在米脂,因相機在不停地閃燈,生硬的拔出儲存卡,結(jié)果西安、延安的照片全部丟失殆盡。此行重訪也是補拍。
西博和小雁塔在一個區(qū)域,最早來小雁塔的時候,張錦秋設(shè)計的西博還沒建。這次來小雁塔封閉建設(shè),好像要為全動會準(zhǔn)備,這樣也無法和西博組團忽悠了。遠(yuǎn)遠(yuǎn)眺望,似乎要弄成日式的枯山枯水風(fēng)格,有點不可思議。
陜歷博和西博都是大西安靠譜的博物館,值得重看。巧遇一特展,“樂居長安”-唐都長安人的生活。西博拿出了200多件館藏精品,用靜態(tài)的物件去詮釋大唐首都市民們的衣食住行,還不錯。
青石覆蓮柱礎(chǔ)【唐】1985年西安正覺寺遺址出土
石日晷【唐】1976年西安新城廣場出土
盤龍石柱【唐】高1.42米,西安勞動路出土。
一佛二菩薩龕式造像【唐】西安青龍寺出土
象馭座【唐】
鐵佛像【唐】1994年西安太白北路省水文局出土
天王像【唐】1965年西安建新村出土
董欽造一佛二菩薩像【隋開皇四年(584年)】1974年西安八里村出土
菩薩像【隋】1987年西安唐禮泉寺遺址出土
亭閣式造像塔【北魏】1987年西安唐禮泉寺遺址出土
一佛二菩薩龕式造像【北周】1975年西安草灘出土
貼金彩繪觀音像【北周】
樓閣式造像塔【北魏】1987年西安唐禮泉寺遺址出土
菩薩像【西魏】1984年西安中官亭村出土
陶立俑【唐】1987年西安韓森寨紅旗電機廠唐墓出土
杜供仁造釋迦佛像碑【北魏景明四年】1972年西安未央?yún)^(qū)出土
太子李建成同學(xué)的墓志為國家一級文物,它是2013年西安文物稽查隊移交的,說明是倒賣后追繳的。志蓋篆書“大唐故息王墓志之銘”,墓志只有區(qū)區(qū)55字,就是薨于貞觀葬于高陽原的簡單信息。
旁邊是隱太子妃鄭觀音的墓志銘及蓋,銘文密密麻麻,訴說了老太太的一生。玄武門革命后,她孀居太極宮50年,后和太子歸葬一處。大唐女人有的取名挺有意思,在敦煌就可看見李瓔珞奴、楊無量壽、范如蓮花、董菩提心等等佛名,鄭觀音女士也是如此吧。
左:烏蠻髻侍女俑【唐】 西安郭杜中緯村出土。右:三彩捧盤女立俑【唐】2002年西安郭杜鎮(zhèn)唐墓出土。
鎏金雙蜂團花鏤空銀香囊【唐】1965年西安三兆村出土
三彩胡人騰空馬【唐】1966年西安制藥廠唐墓出土
褐白釉花瓷束腰鼓【唐】1972年西安東門外雞市拐出土
長安城沙盤,大長安由外郭城、皇城和宮城組成,有東、西兩市和108坊,面積約87平方公里,為當(dāng)時世界之最。
彩繪侍女俑【唐】1987年西安韓森寨唐墓出土
三彩載物駱駝【唐】
彩繪小憩騎駝俑【唐】1987年西安韓森寨出土
康業(yè)墓石塌【北周】2004年西安炕底寨村出土,石塌有10塊圍屏1塊塌板等組成,線刻有流云、遠(yuǎn)山、垂柳、鹿、羊、宴飲、出行等圖案。
李誕墓石館【北周】2005年西安南康村出土,是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座有明確記載婆羅門種人墓葬,石館長2.4米,線刻有伏羲、女媧、星宿、護法神等。
北周史君墓石槨2003年出土于未央?yún)^(qū)井上村,它和晉博的虞弘墓石槨都是非常精彩的北周時期棺槨,都是單檐歇山殿堂式,也是彼此的鎮(zhèn)館之寶。石槨長2.46米、高1.58米,面闊五間,由底座、欄板和飛檐組成。正面雕刻有護法神、倚柱、直欞窗和斗栱等,其余三面為祭祀、升天、宴飲、出行和狩獵等圖像,西域風(fēng)情濃郁。
上面有石刻文字,左為漢文,右為羊肉串粟特文。史君死于北周大象元年(580年),有“史國人也 本居西域”“遷居長安”“詔授涼州薩保”等信息。陜歷博有款安伽墓石塌,這位安伽是粟特人,同州薩保,而虞弘則是魚國人,檢校薩保府,三人都是商隊和宗教領(lǐng)導(dǎo)。他們與康國的康業(yè)、天竺的李誕等都是不遠(yuǎn)萬里來到中土,最后都匯入民族熔爐。
陶房屋【明】2000年西安曲江金滹沱村出土
陶釉望樓【漢】
勾連云雷紋大鼎【西周】
鎏金鳳鳥鍾【西漢】
鎏金鷹形鐓【漢】
騶人【秦】
人物車馬俑【元】2001年西安雁塔區(qū)出土
高足杯【秦】1976年西安車劉村阿房宮遺址出土
玉杯【西漢】西安杜陵遺址出土
玉組佩【西漢】2001年西安新城區(qū)竇氏墓出土
玉鷹首【唐】1979年西安唐大明宮遺址出土
陽春召我以煙景 與同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