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其實真的非常普遍,甚至在幼兒園時期就有,一直到高中。
相信作為80或者90后的家長們在上學的時候都目睹或聽說過校園欺凌事件,那么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就是那些容易被欺負的孩子都具有什么特征呢?
多動癥ADHD兒童和青少年在學校也是一個容易被欺負的群體,因為霸凌者會注意到他們的沖動、笨拙或不太一樣的社交技能。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了解一下ADHD兒童和青少年在學校應該如何應對那些惡霸,并可能會為其他校園欺凌挺身而出。
有教育工作者發現,許多孩子在學校都經歷過欺凌、戲弄或嘲諷。
雖然國家和學校出臺了很多反欺凌政策,老師也在努力提高孩子反欺凌的意識,但ADHD的孩子更可能會在某個時刻發現自己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或攻擊者。
從侵略者角度舉例:
ADHD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從溫柔的玩笑中跨越了界限,變成了一種徹底完全的欺凌,雖然ADHD自己可能覺得這沒啥。
比如ADHD在取笑同學時會認為自己:
1.以幽默的方式說話,說明自己很搞笑
2.關系互利
3.不影響他人自尊
4.當感覺不再有趣的時候會停止的
然而這可能會對其他小伙伴造成不良影響,導致感覺玩笑開過了,影響人際關系。
另一方面,取笑、嘲諷都涉及惡意,在其他人受到傷害或要求停止嘲諷后,ADHD可能還會繼續,甚至進一步升級。
除此之外,奚落和排斥也是欺凌的一種形式,尤其在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早期十分猖獗。
霸凌者經常攻擊那些他們認為軟弱、脆弱和無法保護自己的人。
這種欺凌是循環往復的,有目的的,意在通過進一步敵意的威脅造成傷害或恐懼。
霸凌可以是身體上的攻擊(傷害他人),也可以是關系上的攻擊(制造謠言、散播流言、讓人們“聯合起來”攻擊他人)。
有時候欺凌者和受害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有研究發現感到不安全或與他人格格不入的孩子更有可能在一個時期成為攻擊者,然后在另一個時期又成為受害者。
ADHD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因為沖動、抑制功能缺陷或產生尷尬的對話而成為欺負者的目標。
最重要的是當他們處于被攻擊或被攻擊的潛在危險中時,ADHD很可能還沒有意識到。
我們需要認識霸凌者的動機
1.想要融入或被那些“酷”和“受歡迎”的孩子們接受的愿望
2.同伴壓力(從眾)
3.一種防御機制:“我欺負別人,別人就不會欺負我”
4.想要提高社會地位:“當我傷害別人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更強大/更聰明/更好”
1.鼓勵孩子以非挑釁的方式勇敢的說出自己的話,以顯示自己力量。
校園中的恃強凌弱者會做一些嘲弄手段來測試某人,制造人際中的戲劇性然后期待搞出一些事情。
如果他們的侮辱引起了期待中的反應,這種行為就會繼續,在心理學中就是一種強化,一味地忍讓其實會加劇校園欺凌的發展。
所以孩子被欺負和嘲弄時可以站起來說:
“你對我說了什么?或“你那是什么意思?”或者孩子可以打斷那個惡霸說話,然后改變話題。
面對校園欺凌,不能一味地忍讓。
可以家長和孩子玩角色扮演來練習,一個扮演惡霸一個扮演被欺負的孩子,訓練這個技能。
2.制定一個退出策略。
需要跟孩子仔細討論如何從不舒服的情況中解脫出來,技巧是什么?
要為ADHD孩子或青少年探索一些專屬自己的方法,幫助他們在社交困境中可以抽離出來。
比如小明手上有顆痣,被霸凌者侮辱為小明有毒,會傳染。
我們要讓小明認識到自己的胎記是獨一無二的,是一種天賜的禮物,這樣就不怕丟了,而不是別人說啥就是啥,要讓小明自己說出來并且知道如何在這樣讓人很煩的社交困境中抽身。
3.一定要提醒孩子他并不孤單,社會支持很重要。
告訴他真正的朋友是誰,鼓勵他花時間和好朋友在一起。對于年幼的孩子家長可以促進這些小伙伴們之間的聚會。
對于高中生這樣的青少年可以問問他們是否愿意邀請朋友過來一起玩。另外還可以向學校尋求幫助,通過一些作業合作等方式與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積極的聯系。
確保老師和自己可以了解你的孩子所面臨的社會動態。
4.幫助孩子建立對可能被誤解為敵意的言論、行為或面部表情的自我意識。
家長可以試著說:“哈嘍,你知道你現在的音量很大嗎?能不能低一點?”也可以向老師尋求反饋,了解孩子存在的令人不快的行為或習慣都有什么。
5.制定一個詳細的安全計劃。
無論是在校園實際中還是在網絡上發生霸凌時,該說什么或做什么可以阻止霸凌,該和誰說話(朋友或成年人),去哪里尋求支持(老師或咨詢師的辦公室),以及如何將反應最小化。
總之,要培養ADHD孩子或青少年的自信,家長要識別他的興趣和能力,發展這些領域的技能和自豪感,承認她的努力和成就,最重要的是在親子關系中保持關心和情緒穩定。
同理心、同情心以及正義感非常重要,要鼓勵孩子去認識當自己是校園欺凌旁觀者時會有什么想法。讓他們反思自己對所看到的東西的感受。
要對孩子解釋什么是校園欺凌,當一個仗勢欺人的人或通過言語或肢體行為對他人產生不良影響時我們該怎么做。
告訴孩子如何成為親社會行為的榜樣,培養自己的包容性以及其他適當和安全的方式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具體可以:
1.歡迎其他小伙伴加入孩子自己的活動和團體。
2.對他人表示友好、尊重和同情。
3.與容易受到欺負的孩子一起散步或坐著。
4.通過尋求其他被欺負或害怕欺負者的朋友的幫助,作為一個群體進行抱團取暖。
5.當同學之間嘲諷的談話開始時,試著改變話題。
6.用幽默來緩解嚴肅的局面。
7.陳述對受害者的認可,確認他或她在校園或班級中應有的尊重。
8.私下接觸被欺凌者,表達支持和關心。
9.向受信任的成年人、家長、老師或學校管理人員報告欺凌事件。
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當他們表現出同情并幫助被欺負的同學時,家長會為他們感到多么驕傲。
幫助孩子識別那些因為自己的善行產生的積極情緒,可以直接告訴他:“你這樣幫助小明同學特別好,真為你驕傲”。
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會防止孩子成為一個欺凌者,同樣也可以教會孩子如何在被別人欺負或其他同學被欺負時有效地停止欺凌。
一起努力,減少校園欺凌現象!
注: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