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再也無法看到明天的太陽。
不可一世的非洲梟雄,死得很悲慘,死狀通過照片、影像在全球展覽。
對于卡扎菲之死,有人興高采烈,有人悲憤莫明,西方主流媒體的傳聲筒、右派精英們,則不出所料地搖旗吶喊,大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之雀躍。
認為卡扎菲是獨裁者、暴君,死不足惜的,理由是這個利比亞領袖最終未能抵御權力誘惑,走上了終身執政、家族裙帶乃至子承父業的道路。據報道,卡扎菲八子一女,分別涉足石油、燃氣、酒店、媒體、流通、通信、基礎設施等產業,基本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由此引發民眾不滿和反抗。當民變發生時,卡扎菲使用的還是以暴制暴的方式。
這的確是該死的,那么那些貪污幾百億不嫌多、圈錢圈到手軟、強占農民土地、房價抬到農民要從唐朝耕作到21世紀的,是不是應該冷汗潸潸了呢?
卡扎菲未脫出部落氏族或者說君主制的某些痕跡和作派,但他執政期間到底干了些什么?大刀闊斧實行石油資源國有化,將石油收入的一半交給人民享用;民眾充分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甚至免費公派出國;在一個沙漠化的國土上,搞地下供水網絡等利國利民的德政;人均GDP1.38萬美元,人均壽命超過77歲。卡扎菲領導的這個大約六百萬人口的國家不僅擺脫了貧困,并成為非洲最富有、財富分配最公平的國家之一。
在卡扎菲領導下,利比亞足以令世界大多數第三世界及發展中國家人民羨慕,卡扎菲足以令無數執政者汗顏,如果這都該死,是不是百姓多勞少得、貪官奸商合法搶劫、貧富兩極分化才是和諧盛世、千秋萬代呢?
一場西方勢力合力導演的謀殺,一場八國聯軍對宜居國土面積不過30萬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國歷時八個月的圍剿,無論如何美化都不能掩蓋侵略的本質,只能彰顯帝國主義的無恥及其乏走狗們的奴性。而利比亞在失去卡扎菲以后,這個被霸權主義操控的傀儡政權真的能迎來民主與重生嗎?
卡扎菲在這個秋天倒下了,縱使沒有身故38年仍被無數人崇拜與景仰的切·格瓦拉的傲岸風姿,有缺陷的英雄還是英雄,是戰斗到最后一刻的戰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