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油不足 制動總泵缺虧制動液:如臨時因滲漏或其他原因使制動液不足而影響制動效果時,可用酒精或高梁酒代用。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亦可用適當濃度的肥皂水代用。待回到基地以后,應及時將制動系清洗干凈,更換新的制動液就沒事兒。
制動油管破裂:可封住一路油管,以保持其他車輪有制動作用
將油管接頭上破裂油管的供油口封堵后,首先在制動總泵內添加制動液,放凈空氣,即保持其他車輪有制動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制動時,此時會由于有一個車輪無制動作用,汽車就會“跑偏”危及行車安全,因此,要降低行駛速度,隨時準備預見性提前剎車,并隨時估計行車中遇到的情況和可能發生的問題,以減少制動和避免緊急制動保證安全。返回基地后或路經有修復條件的地點,應即修復。
利用他車蓄電池助力啟動
本車蓄電池放完電無法啟動車輛(尤其是安裝自動變速箱的車可沒法推啟動啊,呵呵)可利用跨接電纜連接另一輛車的蓄電池借電啟動發動機。
(1)兩車蓄電池的額定電壓必須同為12伏;
(2)跨接電纜必須有足夠的電流承載能力;要夠粗..因為啟動電流大啊
(3)跨接電纜必須帶有絕緣夾(突發狀況可隨時迅速撤離連接)
(4)另一輛被借電助力的車的發動機必須啟動在怠速運轉狀態。
更換輪胎時,首先要把汽車停在沒有油污、積水的水平堅實地面,關鍵既不要妨礙其他車輛行駛還要保證換胎時的人車安全(行者無忌按:盡量莫在公路上占道修車,小心過路車在交會車視線看不見你在維修故障,一頭撞上“狠”慘啊,秘訣:是把故障一邊車輪靠路邊停車維修,人不要在馬路中間維修更換車輪)拉緊手剎車、記得停車車后遠處放置醒目警示裝置、同時切記打開雙蹦燈閃爍提醒過往車輛。千斤頂頂起車輛前先使用隨車的專用型號輪胎螺母套筒扳手對角擰松輪胎緊固螺栓的所有螺母。然后用千斤頂把車身慢慢升起,升起高度以確保有足夠輪胎取出放入空間即可,不要過高。然后取下已破故障輪胎放在車旁,把充氣正常的后備輪胎裝上輪轂。螺栓孔位置正確套入螺絲,即可先以對角形式輕輕擰緊2個螺母就行。然后把懸在半空的新裝車輪慢慢放下觸地,取出千斤頂。等車身壓緊新換的車輪后便可再一次用對角鎖上螺栓形式逐一把所有車輪螺母鎖緊、復查所有緊固螺母。
最后記得收回換下的輪胎和千斤頂、套筒、故障指示牌等工具,清理現場不要妨礙后來者,有這個意識的老天爺當天就回立竿見影回報你。
汽車部件自修小常識
自己修車幫你省錢:如果到4S店更換雨刮器片,一般價格在50元-80元;如果到4S店維修或清洗燈光會收工時費,甚至會換燈罩,預計費用在100元左右;如果排氣管被水腐蝕出現漏洞,更換費用是500元左右,這些加起來總共在650元-700元之間。如果對愛車能夠經常做到自我維護修理,就可以及時避免或者延緩這些問題的出現,這樣就可以節省這筆修車費用。
溫馨提示:工具最好隨車攜帶
如果車子有事停在半路上,車主往往前后看看有無修理點,要么掏出電話撥弄一番,找個拖車救援。其實,車主完全可以自備一些工具,做一些如像換輪胎這樣的簡易維修,可以為車主在很多時候帶來便利。業內專家建議消費者,為減少負擔,自備工具應勿多求精。千斤頂、輪胎套筒同為更換輪胎的必備工具,自然少不了,輪胎氣壓表、活動扳手、鉗子、螺絲刀這些常用工具,車主最好能隨車攜帶。
1、消除雨刮器片的震動和噪聲:用鉗子把各關節處和夾橡膠片處的間隙調小即可。可以細砂紙打磨雨刮器橡膠片接觸玻璃部位。
2、延長燈泡的使用壽命:買車后或更換新燈泡后,用酒精將燈泡擦拭一遍,消除指紋和油污即可。
3、降低輪胎噪聲:將前輪內側防護板上粘上一層黑氈布或絨布減震吸音即可。
4、消除個別輪胎磨損不均勻后產生的噪音:四輪定位、平衡后找一修自行車的,借或買把木銼,將胎面高低不平的橡膠地方銼平就不響了。
5、延長消聲器使用壽命:將消聲器下方最低點打一小孔。道理很簡單:排水防腐蝕。
6、早晨發動車抖動的簡單處理:因為個別缸工作不好,氣門關閉不嚴,上高速跑跑是一個辦法,也可在3檔或4檔上高轉速多跑一會兒,效果一樣。如果熱車不抖動但換檔不順,則有可能是因為噴油嘴噴油量不勻,需要檢測、清洗。每次清洗油路時要讓維修人員測一下汽油調節器的輸出壓力,清洗一下調節器的濾網。
7、如何防止天線被盜:將天線擰下,把絲頭上涂上強力黏合劑,擰緊即可,效果很好。
8、如何在驗車時使剎車輕松過關:將ABS泵上的控制線束插頭拔下即可,完事后再插上,并不影響正常使用,抽空到維修站消除故障碼。
9、如何放置車上不常用但必須攜帶的東東:打開后備箱看看備胎就知道了,那里是最大的儲物格。
10、如何改善車內空氣流通及除霜效果:將粉塵過濾濾芯,發動機倉內,換成同樣大小的海綿,既增加了進風量,又可拆洗再用,而且冬季車內除霜特快,跑長途就不必開風機了,同時省油。
11、如何保持離合器長久輕松:每次換剎車油時請維修人員從離合器分泵處放出廢油。因為離合器和剎車使用的是同一個儲油杯,可能有難度,但卻是應該做的。
12、當你感覺到剎車不如以前好用怎么辦:在等紅燈時用大力踩幾腳剎車,即可見效。
13、如何簡單防止車輛跑偏:(1)將跑偏方向的前輪調高氣壓或另一方向的輪胎調低氣壓;
(2)在規定的范圍內調整前束定位。
14、如何讓水泵用的更長久:建議高速不要超過140公里,轉速不要超過4000轉。
15、如何延長火花塞的使用壽命:原車所裝配的博世火花塞使用壽命一般在10--16萬公里以上,如果點火、動力、油耗等沒有太大變化的話,不需更換。6萬公里需清理積碳,調整三個負極點到正極點的間隙。
【判斷故障】
從輪胎磨損情況判斷故障
車輪每天都要和粗糙的路面連續并且深度接觸,磨損自然是難免的事情,但是您也不可以因此而忽視了對輪胎的檢查,因為有時可以從輪胎的磨損程度發現車子隱藏的故障。一般來說如果車子沒有問題,輪胎的磨損就應該是均勻的,要是您的車子輪胎的磨損并不均勻,那最可能就是有問題了。讓我們來看看常見的幾種輪胎不正常磨損現象及其解決方法:
1.輪胎面的中央凸起部分早期磨損:主要原因是充氣量過大。適當提高輪胎的充氣量,可以減少輪胎的滾動阻力,節約燃油。但充氣量過大時,不但影響輪胎的減振性能,還會使輪胎變形量過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減小,正常磨損只能由胎面中央部分承擔,形成早期磨損。如果在窄輪輞上選用寬輪胎,也會造成中央部分早期磨損。
2.輪胎面兩邊磨損過大:主要原因是充氣量不足,或長期超負荷行駛。充氣量小或負荷重時,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大,使輪胎的兩邊與地面接觸工作而形成早期磨損。
3.輪胎面的一邊磨損量過大:主要原因是前輪定位失準。當前輪的外傾角過大時,輪胎的外邊形成早期磨損,外傾角過小或沒有時,輪胎的內邊形成早期磨損。
4.輪胎胎面出現鋸齒狀磨損:主要原因是前輪定位調整不當或前懸掛系統位置失常、球頭松曠等,使正常滾動的車輪發生滑動或行駛中車輪定位不斷變動而形成輪胎鋸齒狀磨損。(極端危險,迅速解決問題)
5.個別輪胎磨損量大:個別車輪的懸掛系統失常、支承件彎曲或個別車輪不平衡都會造成個別輪胎早期磨損。出現這種情況后,應檢查磨損車輪的定位情況、獨立懸掛彈簧和減振器的工作情況,同時應縮短車輪換位周期。
6.輪胎出現斑禿形磨損:在輪胎的個別部位出現斑禿形磨損的原因是輪胎平衡性差。當不平衡的車輪高速轉動時,個別部位受力大,磨損加快,同時轉向不順,操縱性能變差。若在行駛中發現某一個特定速度方向有輕微抖動時,就應該對車輪進行平衡,以防出現斑禿形磨損。
如何盡早發現蓄電池故障
現在汽車自動化控制越來越先進、復雜,車上的電器設備如行車電腦等沒有得到足夠的蓄電池供電穩定電壓,就不能確保安全行車。要對自己的愛車有充分了解,遇到問題就能自己進行檢查和修理,檢查出蓄電池有故障應馬上處理,及時消除隱患。
1.檢查電池外部。外殼應無大裂縫,無滲漏。電解液外溢會導致液面過低,造成電池容量降低。表面應清潔,極柱無腐蝕,正極引線(火線)應絕緣良好,否則會產生自放電現象。接頭應無松動,接地應牢靠,不然輸出阻抗會增大,降低輸出功率。
2.打開前大燈檢查亮度:如燈光白亮,則表明電池正常;如果燈光紅暗,則表示電力不足。
3.開著大燈接通起動機打一下,若起動機轉速正常,燈光雖稍變暗但仍有足夠的亮度,則說明電池良好,充電較足;如果起動機顯得無力,且大燈燈光變得很暗,說明電池過度放電,應立即充電。
借助儀表燈判斷車輛故障
一般車子的運作狀況可以借由儀表板上的檢視燈判斷,以下為幾種燈號顯示的意義。
第一種為儀表板的機油燈亮起,有兩種可能性,一為機油量不足,引擎無法受到機油完全潤滑,且正常情形機油并不會大量消耗,所以有可能是引擎機油外泄。第二個原因就是機油泵壓力不足。此時應盡速停車,以免車輛在沒有機油潤滑的狀況下繼續運轉造成引擎受損。
第二種情形是儀表板上水溫燈亮時,由于水箱中的水不會平白無故減少,應該是冷卻系統發生問題,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系統某處有漏水現象,二是溫度太高使得冷卻系統壓力升高將水擠出,如果水箱漏水可先暫時于副水箱中加水,然后試著開到附近的車房處理,請技師處理。而車輛不同副水箱的位置亦不相同,建議車主應先參閱車主手冊,切記的是因引擎工作溫度極高,千萬不可輕易開啟水箱蓋,以免瞬間冒出的蒸氣造成傷害,且別再試圖行駛到目的地,使引擎造成嚴重傷害。若水溫燈亮非以上情況時,表示散熱用的冷卻風扇產生問題,一定要立即停止行駛,不然溫度驟然上升、壓力變大便會使冷卻液變成高壓水蒸氣外泄,亦會導致引擎汽缸蓋變形,或使汽缸床墊片損壞,屆時需要一至兩天修理時間甚至可能需要更換汽缸蓋。
當剎車油面燈亮起可能是剎車系統漏油,不然就是剎車皮過度磨損,最好停止行駛,否則因剎車不靈而造成危險,就得不償失。另外ABS燈號亮起表示剎車系統沒有防滑作用,但仍有剎車功能,但入廠維修是無可避免的處理方法。重要的必然是定期保養,每5000km至10000km的定期保養,可及早發現問題,針對重要故障問題在意外發生之前,就將其解決。
汽車冬天冷啟動不要猛踩油門
冷車好不容易起動了,許多司機會猛踩幾腳油門,殊不知這樣不但耗油,而且會加劇發動機的磨損。其原因是,車輛停放一段時間以后,發動機各摩擦副之間都會出現無潤滑油的情況,即使發動機已經啟動,但是由于發動機油從油底殼進入到各潤滑點需要一段時間。機油泵將潤滑油從油底殼中泵出,機油必須充滿機油粗濾器,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濾后方能流進主油道,然后通過缸體支承的隔板油道進入主軸承座,再到連桿軸承、凸輪軸軸頸,最后到達缸蓋上的搖臂軸總成。缸壁上的機油一方面通過連桿大頭上的噴油嘴小孔噴向缸壁:另一方面連桿軸承兩端溢出的機油飛濺到缸壁上。這按時間的長短與汽車停放的時間和發動機的溫度有關,停放時間越長,潤滑所需的時間也就越長:冬季由于氣溫低,潤滑油的粘度大,需要的時間相對較長。這樣,如果發動機剛完成冷起動就猛踩油門,發動機內的各運動件沒有得到良好潤滑,各摩擦表面將處于干摩擦狀態,其磨損量自然會很大,長此以往勢必會縮短發動機使用壽命。另外,由于冬季機油的粘度大,起動后猛踏油門,機油泵會高速運動,泵油量和泵油壓力急劇增大,而與其相連的機油濾清器以及機油壓力傳感器一時難以承受這么高的油壓,容易導致濾芯膨脹,甚至漲破。盡管有的汽車機油泵上安裝了限壓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但是由于冬季機油粘度大有時來不及卸壓,仍然會使發動機構件損壞。
總之,冷起動后猛踩油門對發動機的各項性能有百害而無一利。正確的操作是在發動機的溫度升高到40攝氏度以后再適當加油準備起步。
冬天汽車發動前請踩下離合器踏板
著車前先踩下離合器不但有利于安全而且還可以減輕起動電機的負荷、降低電瓶電量的消耗,同時著車會更容易。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不妨從汽車的相關結構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一段汽車的手動變速箱是由輸入軸、輸出軸、中間軸和倒檔軸組成的。輸入軸與發動機相連,處于空擋位置時雖然輸出軸、中間軸和倒擋軸都不會運動,而只是發動機發動了且離合器沒有踩下則輸入軸就會旋轉。這也就是說即使汽車靜止不動變速箱中有一部分齒輪會運動,如果踩下離合器則變速箱中的任何一個齒輪都不會轉動。因此踩下離合器后著車啟動電機所承受的負荷肯定比不踩下離合器時的要小,旋轉起來也就更輕松,同時消耗電瓶的電量就會降低。
冬季里氣溫較低,機油會變得比較稠,齒輪轉動時承受的阻力就比較大,如果我們能踩下離合器后再起動發動機,由于發動機和變速箱分開了,變速箱中的齒輪都不會旋轉,發動機受到的限力就比較小,因此啟動更容易。這一點對于處在寒冷冬季的汽車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汽車不能啟動怎樣檢查
在發動機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啟動機或蓄電池有故障都會使發動機難以啟動,甚至不能啟動。遇此情況,首先要了解啟動機與蓄電池的使用情況,以便大致判斷故障部位。若蓄電池使用時間已經超過1年,應重點檢查其技術狀況;若蓄電池使用時間較短,而啟動機長時間未檢修,則應從啟動機查起。然后根據啟動時的故障現象進行分析和處理:
1、啟動時只聽到啟動機電磁開關“咯咯”聲,或首次啟動時啟動機帶動曲軸緩轉幾下,繼而出現啟動電磁開關“咯咯”響,但曲軸卻不轉動。此現象一般屬于蓄電池“斷格”故障。
2、臨時停車每次都能啟動,但停車時間較長或第二天啟動時卻只能使曲軸轉一下。此現象屬于蓄電池自放電嚴重,其極板、隔板嚴重老化,說明該蓄電池已經接近報廢。
3、啟動時啟動機突然轉動無力,并伴有燒橡膠氣味或蓄電池處有煙冒出,多屬極樁、極樁夾子接觸不良而發熱燒損。
4、若啟動時啟動機驅動齒輪與發動機飛輪齒圈發出撞擊的空轉聲,其原因有二:一是飛輪齒圈的嚙合切入面變形;二是啟動機驅動齒輪與飛輪齒圈的間隙太大。兩者無法嚙合,發動機也就不能啟動。
5、電源總開關一接通,啟動機驅動齒輪就和飛輪齒圈嚙合在一起轉動。出現這種故障,一是啟動機電磁開關的保持線圈錯接在了電源接線柱上;二是鑰匙開關上的3根線接錯,判斷方法是:鑰匙在“0”位置時啟動機驅動齒輪不轉,在“2”位置時啟動電機驅動齒輪與飛輪齒圈嚙合一起轉動。
6、啟動開關轉到啟動位置發動機不能啟動,也無其他現象。這種故障,一是鑰匙、開關因磨損而未接通啟動電路;二是啟動機繼電器未接通啟動機電磁開關電路;三是電源開關未接通主電路。
7、啟動時只有輕微“嗒”的一聲,再無任何反應,這是啟動繼電器發卡所致。這時只要按一下電磁鐵尾部,迫使電磁鐵前移,即可將啟動電路接通,從而使發動機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