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姿語言是利用人的身體姿勢變化來傳情達意的。體姿語言包括站姿、坐姿、步姿、蹲姿、臥姿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站姿、坐姿和步姿。
體姿語言是利用人身體姿勢的變化來傳情達意的肢體語言。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坐如鐘、站如松、走如風”,“抬頭挺胸”“站得正”“立得直”“坐得穩”等,即指人們日常交
往時應有正確的身體姿態。體姿語言包括站姿、坐姿、步姿、蹲姿、臥姿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站姿、坐姿和步姿。
說話時,總離不開站立、坐下、移動等體姿動作。這些動作變化的樣式,都有其特定含義,對自然有聲語言起著強化、補充和修飾作用。日本的模川輝夫在《說話藝術》一書中認為:體姿是內心的表現形式,從體姿上我們可以了解一個人正在想什么。在說話之前,先確定好身體的姿勢,說話也就有“譜”了。說話心中有“譜”,即使處于陌生或不利的環境,說話人雖提心吊膽,也能表現得很鎮定。
由于身體姿勢具有實體性和直觀性的特點,能直接反映出說話者的情感狀態,因而也就更容易為交談對象所注意。
體姿還是一種心理暗示。有時話不好直說,則可用體姿來暗示對方。如在業務洽談中。開始時氣氛友好,進展順利,但后來對方突然提出苛刻條件,你根本無法接受,而對方喋喋不休,軟磨硬抱,你又不想破壞已經建立起的友好關系,這時,不妨采用突然背往后靠、雙臂環抱的坐姿,暗示對方:我的耐心是有限的,原定的目標是不能改變的。又如在討論會上,當講到要害處,發言人突然由坐姿改為站姿,則可暗示講話內容的重要,以引起聽者的注意,這遠比用口說出高明得多。
身體坐姿的變化還可以增加說話的活動感,活躍氣氛,引起聽眾的興趣,以增強說話的效果。可以想象,如果說話者始終像木偶一樣地坐著或站著,一動也不動地說個不停,聽眾恐怕都要昏昏欲睡了。
說話時的站姿
站姿是身軀站立起來說話的姿態。主要通過肩、腰、腿、腳等動作的變化來傳情達意。通常的情況是:兩腿站直,胸部挺起,雙手自然下垂,雙目平視,表明精神振作,充滿自信。
上述站姿稍加變化,將雙手自然下垂改成背后相交,就更顯得精神飽滿而有氣勢;兩腿略屈,兩腳稍微分開,身體重心不斷由這只腳移到另一只腳,胯骨放松,會顯得輕松自如,神態自若;兩腿分開,上身挺直,雙手叉腰,是極端自信的姿勢。大賽前的運動員往往采用這種站姿;挺身直立,雙肩上聳,雙手扣在褲線上,全身肌肉繃得很緊,往往顯得拘謹和膽怯;彎腰曲背,兩手無力下垂,甚至腦袋低俯,是精神不振或意志消沉的表現。
說話時的坐姿
坐姿是說話時身軀坐著的姿態。它對有聲語言的輔助也是較為豐富的。如:坐姿端正,兩手平放膝上,身子稍向前傾,是尊重、崇敬的表現;坐在沙發或椅子的前沿,身子前傾,頭微微傾斜,是對說話內容特別感興趣的表現;坐在沙發或椅子上,身子后仰,甚至轉來轉去,是一種輕慢、失禮的表現;坐在沙發或椅子上,整個身子倒轉于一方,是嫌棄、輕蔑的表現;而采用背朝談話對象的坐姿,是不屑理睬的表現。又如:男性微微張開雙腿而坐,是穩重、豁達的表現;將一只腿架在另一只腿上,是輕松、自信的表現;女性并攏雙膝而坐,是莊重、矜持的表現;雙腳交叉而又配合交臂的坐姿,是一種自衛、防范的表現。
坐姿可分為嚴肅坐姿、隨意坐姿和半隨意坐姿三種。身體挺直、雙腿并攏或略為分開(女性常為雙膝并攏或腳踝交叉),即正襟危坐,為嚴肅坐姿;背靠沙發或座椅,兩手置于沙發座椅扶手上,或雙手交叉靠在頭后,兩腿自然落地或一只腿架在另一只腿上(俗稱“二郎腿”),為隨意坐姿;介于二者之間,身體斜靠沙發或頭部微微后仰,一只腿架在另一只腿上,為半隨意坐姿。
在與人交談時,到底選用什么樣的坐姿,主要應考慮環境的因素。如在談判、重要會議上講話等隆重場合,一般宜采用嚴肅坐姿,以示莊重和對公眾的尊重;在交談、接待、慶典、聯誼會等場合,一般宜采用隨意坐姿,這有益于營造融洽和諧的氣氛,縮短交談雙方和多方的心理距離;隨意坐姿只宜于非正式場合,交際各方十分熟悉和了解,或是親友之間,才可采用。
說話時的步姿
說話時的步姿是移動的,是通過行走的步態來傳達信息的。根據人們行走時的步姿,大體可分為五類:
1.自然型。行走時,步伐穩健,步幅不大不小,步速不快不慢,上身直立,兩眼平視,手呈自然擺動,這種步姿表現出來的是輕松、平靜;
2.禮儀型。行走時,步伐矯健,雙膝彎曲度小,步幅、步率都適中,步伐和手的擺動有強烈的節奏感,眼睛正視前方,這種步姿表現出來的是莊重、禮貌;
3.高昂型。行走時,步態輕盈,昂首挺胸,高視闊步,這種步姿表現出來的是愉悅、自信和傲慢;
4.思索型。行走時,步速有快有慢,快者,踱來踱去,慢者,俯視地面,步伐遲緩,這種步姿表現出來的是焦急、心事重重、一籌莫展;
5.沉郁型。行走時,步伐沉重,步伐較小且慢,眼睛低垂,這種步姿表現出來的是沮喪、痛苦。
在具體說話時,體姿語言是有嚴格要求的,總的原則是:根據不同場合、對象和談話目的、方式,選用不同的站姿、坐姿和步姿,以優美、高雅、自然、協調取勝,配合自然有聲語言,以獲得理想的表達效果。
說話者各種體姿語言的選擇和運用,既要有所節制,還要有所變化,以準確而適度地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各種體姿語言還要相互配合,整體協調、連貫,從而表現出優美自然的風度美、氣質美和韻致美,給對方留下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