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高血壓的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冬天血壓會相對高一些,再加上南方冬季有“忽冷忽熱,變化較快”的特點,早冷中午熱,溫差較大,使人不容易適應,心浮氣燥,出現睡不好覺,睡眠不好又更加使血壓升高、頭暈加重,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冬季如何保持血壓穩定,保持好的睡眠呢?
注意保暖
高血壓的患者在冬季血壓會升高一些,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在寒冷環境下,全身小血管收縮,全身血管的容積減少,而體內的血容量是不變的。所以,加大了對血管壁的壓力,血壓也就自然會升高。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導致氣虛寒凝,血脈瘀滯,從而氣血不和,血行不暢,故出現頭暈、胸悶等癥;氣虛血少,不能營養心腦,可見心神不寧,睡眠不安,因此在冬季保暖為第一重要,特別是老年人要穿輕便保暖、吸汗透氣的衣物,便于活動,又可防止穿衣太厚引起的出汗。
還要注意早睡晚起,每天要保證8-9小時睡眠,午睡30-60分鐘,而充足的睡眠可保存充足的陽氣,防止寒邪侵入體內,引發血壓大幅波動。
注意調整藥物
為了防止血壓飆升而導致腦血管意外發生,在降溫之前,就應該調整降壓藥物。高血壓患者要了解自己的血壓波動情況,最好每天在家能早晚測量血壓,并做好記錄,每周到醫院復診一次,為專科醫生調整降壓藥物提供依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千萬不能因為天氣變化自己調整藥物用量,一定要咨詢專業的醫生。
注意適當運動
冬天的早上是一天氣溫較低的時候,所以,有早上鍛煉習慣的人,要調整鍛煉的時間,早上6點多氣溫太低,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不利,最好等到太陽出來氣溫升高了再出門。選擇合適的鍛煉項目如太極拳、慢跑、快走等,每天40分鐘左右即可;有些老人喜歡游泳,但在冬天,室外游泳還是少進行為好。
注意清淡飲食
高血壓的患者都知道飲食要清淡,特別是鹽要少,但是因為老年人的味覺逐漸減退,口味反而加重,覺得菜不咸吃在口里沒有味道。較重的咸味,使人攝入的鈉離子增多,增加了血容量,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的三餐用鹽量不超過6克(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而且還要注意“隱形鹽”的存在,減少味精、醬油等含納鹽的調味品用量,從飲食方面減少對血壓的影響。
注意調整情緒
人們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靜,要想辦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妄事操勞,要使神志深藏于內,嚴守而不外泄。可以采用多種的方法,保持情緒的穩定,如每天曬太陽、經常用中藥膳食調理等。
推薦中藥膳食湯
紅棗桂圓瘦肉湯
功效:脾健養血安神
百合蓮子粥湯
功效:清心安神
百合酸棗仁煲雞湯
功效:養心安神
當歸紅棗棗仁瘦肉湯
功效:養血安神
★添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