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并不認為問題的產生在于是否追求公平,只是想探究問題產生的背景和各自的立場角度是否完全契合自身需求。 ——晰瑞
正像是那句經常說的,損人利己的事情我能夠理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我確實想不通,如果是本身就是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念想,倒也無話可說,但一些行動本身總還是要圖點什么,不要妄談什么無欲無求,佛系本身是一種自我安慰,尤其是在當下這個環境下。
所以,一個問題產生背后的原因相比于問題更加能讓我感興趣,當然,這些興趣本身大多時候都很無聊,通常情況下,也會讓人覺得不明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縱然下筆千言,現實生活中卻少與人談,否則就真的是“閑扯淡”。
其實我并不是很清楚一些話頭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像是所謂的“正義”“公平”之類的,我自然是憧憬于那種美好,而且也堅定地維護這種引導,只是我并不相信這些東西能夠普惠大多數人,事實上,在我目之所及,亦或親身經歷的一些事情中,這些對于一大部分人還是相當遙遠的。
當然你可能覺得這些稀松平常,又或者覺得這些跟自己并沒有太大關系,那么我想你是幸運的,而我也希望你永遠不要理解那些。
當看問題的角度有了變化以后,立場也會隨之改變,妥協還是順其自然都是一種選擇,勇猛精進還是笑而不答都是一種態度,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會被現實消磨耐心,更多人也會因為一些經歷而被摧毀意志,我也從不試圖去說服誰要怎樣,所有行為本身都是邏輯上因果關系的呈現,每個人的經歷和身在其中的想法是不同的。
而對于一些人、一些事來說我也完全放棄了某些想法,其實一些人不用深聊,大概幾句就明白大概,淺嘗輒止未嘗不是一種處理關系的方式,既沒有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決然,也沒有共剪西窗燭的闌珊,只是輕瞄一眼,此后只是天涯路遠。
有些時候面對一些爭論我并不想解釋太多,不是因為解釋本身的難度,而是解釋的成本,更直白點來說是時間成本,一些事情并不需要所有人都去理解,畢竟自己又不是賣貨的,把時間花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現在對于我來說更加劃算。
那么什么是有意義的事,能讓我開心的事,博取現實的利益終究太難,但是能夠通過一些玩味讓自己開心還是容易的,滿足雖然是暫時的,但卻從不間斷,而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也會去想更多關于生活最基本的問題,物質本身的依賴和心理上的獨白,究竟哪些占生活的比重更大一些?
從潦草的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中,從一些口號到表達的轉述里,自己似乎一直都在偏離,穩步向前的過程也像是一種故事講述的方式,當然,其中你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角度,也有自己的態度和立場,我想你應該也是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