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說:“只要生存本能猶在,人在任何處境中都能為自己編織希望,哪怕是極可憐的希望。”
人活一世是應該給自己一些希望,但是如果一個人到了五十歲,還活得稀里糊涂,也不去反思自己的過失,下半輩子也不會過得太好。人這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沒有錢,而是遇到以下這3件事,尤其是五十歲以后,仍然遇到這樣的事,如果不覺醒,注定了無法安享晚年。
朋友小趙的舅舅有三十幾年的煙齡了。前段時間,他們搞家庭聚會,戒煙一個月的舅舅又開始抽起煙來。舅舅馬上拉下臉對舅媽說:“平時在家,你嘮叨幾句就算了,今天家人們都聚在一起,我高興,抽根煙,你也管我,真是掃興。”一個星期后,他的腿開始疼起來,他沒有多想,就這么拖了3個月,后來癥狀加重,疼起來覺也睡不著,他實在忍不住了,才去住院。經過診斷,確診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因為病情嚴重無法進行保守治療,只能進行截肢。小趙舅舅追問醫生病因,才得知此病是由于長期大量吸食香煙引起的。
截肢后,小趙舅舅意志消沉,身體恢復后,又花了好幾十萬去裝了假腿。但是每次出門別人見到他,都會給他遞香煙,他只是淡淡地說,我不抽煙,戒了。可是誰又知道他內心的掙扎和悔恨,雖然他手上有點積蓄,日子過得也不錯,但錢再多也換不回健康,也換不來一雙真正的腿。人都是這樣,年輕時總覺得疾病和死亡離自己很遠,年輕就是資本,可以隨意透支健康。“最窮苦的人也不會為了金錢而放棄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為了健康甘甘情愿放棄所有的金錢。”可惜當你遇到重病時,才會明白,錢再多也買不回一個完好無損的身體。50以后,身體本來就在走下坡路,此時再被疾病纏身,真的是很無奈的事。
當你被疾病纏身時,花錢買再多的山珍海味,名貴補品,你也沒有心情去品嘗。你時間再多,也沒有心思去游山玩水,你只能躺在醫院冰冷的病榻上,強忍著病痛的折磨。不想讓自己晚年悲涼,就不要去做那些有損自己身體健康的事,50歲了還要透支自己的健康,苦日子還在后頭。人這輩子,拼死拼活,不就是為了有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嘛。五十歲了,家庭不和睦,甚至搞得妻離子散,就太可悲了。在網上看過一個真實案例,一個50多歲的老人,住在一個十幾平米的車庫里,靠撿廢品過生活。年輕時他就貪圖享受,游手好閑,整天賭博。妻子打工攢了一筆錢和他蓋了一個兩層樓的樓房。男人不知足,趁著妻子外出時,與多名女子發生不正當關系,還經常打罵妻子。男人繼續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起初靠出租房子過活,后來因賭博欠下巨債,只能把家里的房子拿去抵債。他兒子成年后,回去找過他,但老人不承認他們的父子關系,還罵兒子認賊作父,看不起自己。如今混到這個份上,他仍然覺得自己沒做錯任何事,是前妻辜負了他。50歲以后,身體走下坡路了,生活上需要有伴侶和孩子的陪伴和照顧。如果搞得妻離子散,一個人生活總會有精神空虛和心靈脆弱的時候。
要是遇到突發情況,突然病倒了,連個救命的人都找不到。運氣不好的話,倒下去就再也起不來了,沒有任何機會和家人留下只言片語。如果年輕時犯了錯,做了對不起妻子兒女的事,一定要學會反省和糾錯。要是五十歲以后,還在同樣的事上,犯同樣的錯,對家人冷漠無情,承擔不起,為人夫和為人父的責任,就很可能妻離子散,孤獨終老。莊子有云:“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活得明白的人,他不會讓情緒影響到自己的行為,遇到無可奈何的事,不去抱怨而會坦然接受。面對那些已經發生的,對我們而言不太好的事,要學會接受。從中獲取到一些成長的經驗,把失敗視為人生中的寶貴財富。調整心態,放下執念,把握當下,不懼未來,學會隨遇而安。人到了五十歲,活好當下最重要。過往的成敗都不再重要。年紀大了,就要學會服老,衰老是自然規律,遵從自然規律才能讓自己活好。既然有的目標實現不了,不如慢下來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如果活不明白,你就會陷入精神內耗中,你對生活的滿意度會大打折扣。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做了卻改變不了任何結果,這才是在為難自己。處處為難自己,處處給自己找不痛快,這樣的生活既痛苦又悲哀。想要避免以上3種晚年的悲劇,年輕時就要樹立好正確的三觀,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經營家庭。五十歲,要好好回顧自己的上半生,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算你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也不要喪氣,畢竟你還有機會給自己重新洗牌。只要你坦然接受一切不如意,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就能讓生活好起來。希望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晚年幸福,老有所依。
你若喜歡記得點個關注,歡迎收藏轉發,一起傳遞正能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