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魅力
提起筆,總是下不了筆,腦子里亂糟糟的。
“寫作”是什么?我想應該是記錄生活的一種載體;可以分不同的寫法,以往的大家們也皆是如此,他們用文字的手法把當時的社會背景,人物特點,發生的事件都一一的記錄下來;作為我們筆者,無論是散文,小說,詩歌,詞賦等形式都是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傳遞,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那些傳唱下來的文字,能讓我們的后人,拿來研究我們這個時代。
現如今,“寫作”五花八門,真可謂是百花齊放,這也是社會盛世的一種體現,作者們沖破了寫作的條條框框,力求更完美地表達對現如今的一種闡述。
我是一個不懂文學而又熱愛文學的人,受家庭的影響,父親是鄉鎮有名的“筆桿子“;小時候的我時常能看到父親寫作的情景,那個時候在我心里已深深烙上印記,那個時候就想原來寫字,寫作也可以這么美呀!我也要寫作,寫字。可總是耐心不夠,沒辦法只有放下,擱淺。
最近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年齡增加,對父親的想念日益倍增;與父親自愛一起的日子;懷念原來的青蔥歲月;所以我就選擇用文字來懷念,記錄下那一刻的美好;有人說我寫的不好,也對!因為我沒有華麗的語言,我只想用最樸實的一段話,一首詩來表達;記錄自己內心的情感而已,,也為以后的自己積蓄下一些精神上安慰罷了。
寫作,只要寫出來的東西,構思順暢,朗朗上口;對大眾能傳遞一種正能量;對自己,能在字里行間里找到那個時候的自己,就算得上佳作;好的作品,源于生活。生活如歌嘛!用文字來歌頌生活中的你,我,他,其實不用那么多的形容詞;只要真切的展示。我喜歡路遙老師的寫法,一針見血般地直攻讀者的內心,樸實感人;《平凡的世界》是一首歌頌大眾勞工,生活在那個平凡的年代里,卻能做出不平凡的自己;我崇拜他,崇拜的走火入魔;一次又一次地看,一次又一次的記錄;但總感覺還是做得不夠。另外還有李乃慶老師,蔡老師,袁海英老師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的作品即樸實而有打動人心,能結識他們我倍感榮幸。
在生活這個長河中,文字是傳遞社會信息最完善一種方式;那寫作就運用文字的一種形式,我常一個人坐在窗前,看著外面的車水馬龍,總想寫點什么。
高廷磊,河南省淮陽縣人,喜歡把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用文字記錄下來,特別對小小說,詩歌,散文尤為青睞。現為《宛丘文學》責任主編,中國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聯盟簽約作家,大西北文學紙刊簽約作家,曾多次獲得金獎,優秀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