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焚 詩 煮 酒 #
生活|美學|價值|創造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
我們天生就是孤獨,所以渴望交流;我們本就害怕寂寞,所以渴望陪伴;我們都討厭獨處,所以選擇群居。
可就像《百年孤獨》所寫一樣,孤獨一直形影不離。
而最難滿足的是心靈孤獨。
自我在很多時候都是在自欺欺人,自我說它喜歡孤獨,享受孤獨,可是或許在某一刻,它曾多么渴望被人了解,被人溫柔以待,或者說是自我習慣了孤獨,它知道沒人可以給它偏愛,沒人能陪它到地老天荒,沒人能夠完全了解它那多變的想法,所以它選擇與孤獨簽一份體面的協議,與孤獨和平相處,然后安度自己的往后余生。
也許也有過一絲絲燦爛,只是像煙花一般,轉瞬即逝。就像“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寂寞來償還”一樣,煙花過后,只留下滿腦子的回憶與無限的寂寞。
過去,自我是愛與不被愛之間的孤獨,后來是需要與不被需要之間的孤獨,然后是了解與不被了解之間的孤獨,最后是封閉式迷茫般的孤獨。
自我看似和孤獨和平相處了,也真的適應了孤獨,然而,一點幸福,足以弄傷一顆心,膽小鬼就是連幸福都害怕,孤獨的人一旦與孤獨打破了平衡,也許怎么生存,都不知道。
與自我和解,便是最好的方式。
孤獨也好,寂寞也罷,自我和解,才是最重要的,不為難自己,要放下過去,忘不掉的就先記著,放不下的就先背著,不能實現的那就算了吧,不被在意那就自己在意吧,“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記住了什么,你又是如何銘記的”。
因為孤獨永恒,你沒必要強迫自己去適應孤獨,或者強制擠進熱鬧的圈子,偶爾與孤獨談談心,與自我交流,便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