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客突然消失,不僅欠了房租、水電、煤氣等費用,還偷走了我家中電飯煲、溜冰鞋等可帶走的很多小物件……
一個做外貿的朋友,被他合作了多年的伙伴給騙了——交了5萬訂金之后,到交貨期才發現電話不接,短信不回,找人不見,就連原來的商鋪,也轉讓了……
無意中,翻出這篇舊作,不管社會如何發展,還是應該帶著誠信前行啊!
大兒子交通肇事致三死一傷后及法院判決生效之前,張老漢拜訪了受害方惟一幸存者、一位40多歲的女性。她的父親、母親和哥哥,在那場車禍中全部遇難。
在那里,他看見了受害者居住的三間大瓦房和家中陳列的彩電、冰箱,很自然地聯想起了自家的土炕和半導體,有種異樣的感覺。三張死者的遺照,令他迅速為了剛才那個念頭而良心不安:“我們造了孽,我們全賠。”
于是,張老漢在法院規定的日期內把13萬賠償金送到了受害人家屬手中。雖然受害人家屬剛剛送走了遇難的親人,卻被那零零碎碎的毛票湊成的13萬感動得痛哭流涕,說可以先還一部分,余下的慢慢還。張老漢搖搖頭,他實在無法彌補他兒子給她帶來的傷害,如期賠償,是能讓他稍稍得到一點安慰的唯一舉動。
那是一個農民父親,13萬,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他去探監,看到后悔不迭的兒子,他顫聲問,如果他不在了,兒子能不能把家中的大梁挑起來。兒子說,他出去的時候,一定要看到他,否則,他也活不下去了。
交完賠償款的第二天,張老漢帶著老伴和年僅10歲的兒子和更小的女兒來到了一座荒山上,房子已經賣掉了,山下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家。
在那里,他搭建了一間小茅屋,四處透風的窗戶,讓屋里和屋外的溫度差不了多少。一家人就這樣住了下來。
接下來,張老漢開始天不亮就起床,他要在荒山上種樹。他是農民,靠土地賺錢還債是他最本能的想法。
從此,這個老父親開始了他漫漫地種樹還債的道路。
每天從山上到山下往返30多次挑水。最多的時候,他一天挑過60多擔。從清晨天光微亮到月上樹梢。他并不很累,但是想起了被兒子撞死的那三個死者,“連死的心都有了。”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罪人,在他看來,只有拼命地勞作,早日還清欠款,才是換取他少許的心安。
初上山時,家中沒有照明設備,兩個孩子每晚點蠟寫作業。女兒為此經常哭泣,埋怨把家搬到這個“破地方”。母親會抱著她,耐心解釋在大哥身上發生的那些事情,和家里欠下的巨額外債。
盡管這樣,種樹還錢的希望還是很緲茫,因為,他一上山就遇上了連續四年的天旱和比這更長時間的國內蘋果價格下調。早期種植的果樹,要么死去,要么賣不上價被砍掉了。于是,債就越欠越多了起來。
而種樹還錢,在他眼里成為了一種信仰,他堅信,只要堅持,種樹還錢,不是夢!人都得挺著腰板活著,還不了錢,他死不瞑目。
一個偶然,有一家交通局辦的駕校看中了他承包的荒山,就找到他,讓他開個價,轉讓一塊土地出來。幾乎所有的人,他會開個高價,來還清自己所欠的債。但是,他沒有提任何條件,只說,用來做駕校,他支持,土地免費使用,因為,如果當初自己的兒子駕駛技術好,說不定,就不會出那次車禍了。
交通局了解了這家人艱辛的生活背景之后,被深深的震憾了,老漢的誠信打動了那個小城的每一個人。有天早上,當他打開門,看到的情景,他永遠無法忘記——那漫山遍野的人啊,學生,軍人,市民正在忙著在他的山上植樹……他們自發的籌捐了近2萬塊錢,買了3000多株果樹苗……兒子出獄了,正當他準備在父親的帶領下完成欠債的時候,老父親卻突然病倒了。送到醫院,是食道癌。
只兩個月,老父親病危。在臨終之前,不能說話的老父親,拉過大兒子的手,一筆一畫地他的手心里刻下了12個字:人要成材、樹要成材、債要還清!
老父親就這樣去了。
大兒子來到了山上,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父親,他會沿著父親的腳步,把種樹還錢的行動進行到底。而那個小城的人,希望有一個標志,來紀念和鼓勵這種行為。于是,在老父親承包的荒山上栽下了“誠信林”。
“誠信林”碑文上寫著:“山因樹茂而郁郁,人因誠信而融融,世間有愛,美好未來必將盡收眼底。
游人讀到這些話時,他們會看到'誠信林’枝繁葉茂,那個時候,大兒子一定已經把錢還清了。
有人說:“誠信是我們在行走中所背的一個包囊,如果認為它很重,在有意或無意中丟棄了它,那么接下來的人生旅程將會變得很孤寂。”
如今,荒山上的那片“誠信林”早已證明他接下來的人生旅程真的不會孤寂,因為他用“老實”的內核——誠信,贏得了社會上所有人對他的尊重。
李玉,療傷系男子。
愛講故事,愛聽故事,更愛有故事的你。
作品集《男人到底有多壞》即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