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壓歲錢被收了嗎?
反正我現在已經收不到了
“ 壓歲錢的由來 ”
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
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
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保佑平安。
歷史上,壓歲錢是分兩種的,
一種是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祟。
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另一種就是晚輩給老人的,
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
關于壓歲錢,在我們那個年代
是個傳說中的東西,基本沒什么印象
因為
壓歲錢放進口袋里都還沒焐熱
就被父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如破竹的速度
花樣拿走了
現在想想真的是滿滿的套路啊
怪我們那時太年輕
長大之后:
“媽!我的壓歲錢呢!!”
媽媽:
“你在說啥?不都平時給你用掉了嗎
衣服,吃的喝的都被你自己用光了”
媽!!你騙我!!
隨著時間,我們也長大了
還在想著收壓歲錢?
喂,醒醒,醒醒
到了要準備壓歲錢的年紀了!
但是隨著收入的提高
發紅包也呈現出水漲船高之勢
“80后”——一二十塊去買摔炮玩
“90后”——百元大鈔塞滿包
“00后”——千元大鈔厚鼓鼓
紅包越來越送不起了
每年春節頭發都要愁的掉幾根
哪來的愁,哪來的壓力?
其實很大的原因都是我們大人造成的
小孩子過年拿到壓歲錢、紅包,很開心。
對于錢的多少沒有具體的概念,也不是很在意
倒是我們大人,給紅包添加了“攀比”、“好面”等等情緒
讓原本簡單的紅包變的“沉重重”
給孩子發壓歲錢、紅包
最初的寓意是圖一份吉利和祝福
現如今逐漸被異化成家長們之間的“面子”
一種算不清的“人清禮”
更有甚者靠紅包來拉攏人際關系
這些行為吃相真的是很難看
那么到底要給多少壓歲錢?
量力而行!
過年是團圓開心
紅包是一份心意,是一份祝福!
切忌攀比,莫要打腫臉充胖子。
不然回頭對方收了紅包自己卻不開心
過年是團圓開心,發紅包是心意祝福
不要本末倒置!
除了有發紅包的煩惱,
身為家長也有收紅包的煩惱!
孩子收到壓歲錢后,
身為家長的我們要如何處理?
1
/ 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壓歲錢 /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會有一種想法
就是覺得壓歲錢、紅包來的很容易
從而讓孩子產生不勞而獲的心理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長輩的壓歲錢都是通過辛勤工作換來的,讓孩子明白有錢不是理所當然,是需要付出才能獲得。其次要讓孩子知道發壓歲錢、發紅包是一種傳統禮節,寓意是對孩子的美好祝福
2
/ 樹立正確的用錢觀念,家長要以身作則 /
壓歲錢、紅包的數額控制在孩子的能力支配范圍內,
要告訴孩子,錢不是拿來亂花的,
而是用來買值得有用的東西的!
在用錢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有不正確的用錢方式,父母發現了要立即指出,并教會孩子正確的用錢方式,告訴孩子哪些該買,哪些不該買。當然家長要做好榜樣,勤儉持家,量入為出。所謂言傳身教,時間久了,孩子也能建立起好的用錢習慣!
3
/ 在開銷中讓孩子參與 /
父母去購物的時候,事先確定好購物的金額,讓孩子知道消費要在金額內。讓孩子去買他所需的東西,在購物的過程中認識各類商品的價值,要結賬的時候看有沒有超出預算金額。若超出預算金額,讓孩子看看有沒有商品是可要可不要或者根本不需要的,不需要的再放回貨柜上。學會合理分配錢財。讓孩子在購物過程中養好良好的金錢觀和消費觀。
4
/ 讓孩子學會儲蓄和計劃 /
對于較少的零錢,可以讓孩子存到儲蓄罐里積攢起來。讓孩子知道積少成多的道理。對于較多的錢,可以給孩子開立一個單獨的賬戶,專門用來給孩子管理錢財的銀行卡教會孩子如何學習使用金融工具,掌握基本的理財技能。通過儲蓄,能夠激起孩子理財的積極性。
鼓勵孩子建立消費預算,教會孩子養成記賬的習慣。例如可以準備一個記賬本,每次的收入和支出都記錄上,通過記賬本的記錄,能讓孩子清楚的看見收支的走向。讓孩子學會記賬、比價、量入為出。培養孩子對于錢財的規劃能力,讓孩子學會科學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