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龍王三太子可以說是取經團隊變化最大的一位,因為別人多數是性格上發生了變化,而他連種族都變了,從尊貴的西海龍王太子變成了一匹白馬。有朋友可能認為,他沒變呀,與奎木狼交戰時不是也變成龍了嗎?
嚴格來說,他是變化了的,他跟奎木狼戰斗時的形態并不是龍,在原著中,觀音菩薩給他做了外科手術:鋸角去鱗。連他項下的龍珠也被摘掉,然后化作一匹白馬。直到取經結束后,如來將他放置在靈山后山的化龍池,他才恢復龍身。
那么問題來了,他好好的西海龍王三太子不當,為什么要當匹白馬呢?從原著中來看,他是西海龍王的三兒子,屬于龍族的精英,書中有這么一句:
我若過水撒尿,水中游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僮采去長壽。
可見這個小白龍絕對是龍族中的佼佼者,不然他的尿也沒有這么大的功效,比唐僧肉有過之而無不及。既然他是龍族中的精英,為何甘愿做一頭畜生呢?一鍋粥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其一,小白龍雖然優秀,但是他畢竟只是西海龍王的三兒子,按照傳統,西海龍王退休之后,他的位置會傳給大兒子,而西海龍王大太子也不是庸人,在原著中咱們也能看到他的表現,他曾經親手抓住涇河龍王的小兒子鼉龍。無論從武功還是為人處世,都讓人挑不出禮來,因此只要沒有大的變故,小白龍是沒有機會繼承父親的職位的,頂多安排一個閑職。
其二,在《西游記》中,龍族地位普遍低下,涇河龍王雖然貴為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最后還不是被一凡人砍了頭。四海龍王雖然厲害,照樣被孫悟空折騰得夠嗆,萬圣龍王一家更是慘遭滅門。更可氣的是玉帝招待貴賓的時候,還會上一道龍肝鳳髓的菜。這地位比大家想象的要低的多了吧。
而龍族作為百鱗之長,當然不甘,于是必然會拉攏其他種族或者高手來提高自己,而在西游記中佛派是風頭正勝,尤其是這次取經計劃的進行,更是助長了佛派的力量,因此龍族必須把握這次機會。
而西海龍王三太子根正苗紅,深受四大龍王的器重,因此將他推出來參加取經,就連秒殺孫悟空的烏巢禪師都覺得取經是項大福利,龍王們怎么看不出來呢,因此西海龍王演了一出苦肉計,通過大義滅親將兒子告上天庭,而早就聯系好的觀音菩薩恰好路過斬龍臺,順理成章將其救下,然而取經的幾個重要位置都占滿了,他們后臺都比龍族的要硬,西海龍王三太子想要加入只有化作一匹白馬。
最終小白龍以畜生的身份加入取經隊伍,不過確實對取經最執著的一位,最終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為龍族在佛派安了一個耳目,以后有什么風吹草動,龍族也能及時收到,而佛派又擁有了一強力外援,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