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西游記》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細節都值得回味,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玉帝明明是道派神仙,他為什么那么強力的幫助如來,輔助他完成取經事業呢?很多朋友認為,所謂的取經不就是唐僧帶著孫悟空沙僧豬八戒到如來佛祖哪里要經書返還大唐嗎?
取經團隊
其實大家看到的只是表象,取經計劃其實早N多年就已經開始布局了,而且受到了玉帝的首肯,而唐僧等人只不過按照計劃實施而已,換句話說唐僧團隊其實只是取經計劃的棋子,勝負早就內定了。不信的話,你就看看,九九八十一難哪一個背后沒有大佬的支持,就是差了一難,觀音菩薩還馬上找補回來了。
又有朋友說,玉帝哪里給支持了,不過是靠著孫悟空的面子出點人手幫忙罷了。其實在取經路上觀音菩薩允諾孫悟空的一句話就能看出端倪,當時菩薩對猴子說了六個字: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大家可以仔細分析一下,這六個字單靠觀音菩薩能做到嗎?菩薩雖然法力高強但是讓三界都配合恐怕還是難以做到,她在天庭里只是五方五老,調動得了三清四御和其他神仙嗎?肯定不行,如果做不到,怎么能向孫悟空承諾那六個字呢?唯一的一種解釋,那就是此舉獲得了玉帝的支持,玉帝承諾取經遇到困難的時候“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原著其實也有體現,在書中第16回有下面一番話:
說不了,卻遇天王早到,迎著行者道:“久闊,久闊。前聞得觀音菩薩來見玉帝,借了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并揭諦等,保護唐僧往西天取經去,說你與他做了徒弟,今日怎么得閑到此?”
看見沒,其實觀音菩薩早就跟玉帝打好了招呼,連暗地里守護唐僧的那39位神仙都是向玉帝借的。那么玉帝為什么要如此幫助如來呢?
玉帝
其實玉帝就跟古代的皇帝一樣,他也是想要政權穩固的,而天庭面臨的狀況是道家獨大,天庭上班的神仙絕大多數都是道家出身,而道家的實際領導人是元始天尊,元始天尊不像老君一樣大隱隱于朝,天天關心煉丹煉器,而天尊要的是權,從真武大帝的一番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點貓膩:
我當年威鎮北方,統攝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后又披發跣足,踏騰蛇神龜,領五雷神將、巨虬獅子、猛獸毒龍,收降東北方黑氣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
治理三界是玉帝的本職工作,降妖除魔更是為了凡間的穩定,這些玉帝責無旁貸,因此他下令讓天庭第一戰神真武大帝出馬剪伐天下妖邪,然而元始天尊不甘寂寞,又下符詔讓真武大帝收降東北方黑氣妖氛。從客觀上來講,這沒有什么不好的,但是如果你是玉帝,你會怎么想,本來是我的分內工作,被別人越俎代庖,而且動用的還是我的下屬,這有沒有點爭權的味道。最關鍵的是真武大帝還真的去了。
試想如果你是領導,你的下屬聽別人的話干了你準備要布置的工作,你會怎么想?是不是既恨那個人,又恨你的下屬呢?一鍋粥想玉帝也會很生氣,那么能干的下屬居然聽別人的號令,那我肯定要有所布置,將這個下屬冷卻一段時間,而這時候以如來為首的佛派崛起,而且又那么聽話,那么上道,讓他降服個孫悟空,人家干完之后扭頭就走,不要報酬,這樣的下屬能不喜歡嗎?于是把佛教扶植起來,在天庭就可以跟道派力量分庭抗禮。
真武大帝
而真武大帝也看出端倪,坐鎮武當山,沒有玉帝的旨意連幫助猴子降服黃眉大王都不敢。可見玉帝的這一手操作起到了效果。其實這與生活中很多場景很類似,大家比較一下就明白了。還是那句話,西游記博大精深,有很多場景與現實生活相似,我們可以通過對它的了解來應對如今的生活,因此西游記并不過時,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