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博大精深,里面很多細節(jié)都值得回味,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孫悟空聽所弼馬溫官職太小所以反下天庭,反過來如果他不嫌棄,反而一如既往地堅守崗位,能不能升職加薪呢?其實還是不能,下面一鍋粥就來分析下。
弼馬溫
御馬監(jiān)內部 實事求是的說,孫悟空在弼馬溫這個崗位上表現得非常出色,原著寫得非常清楚與詳細:
弼馬晝夜不睡,滋養(yǎng)馬匹。日間舞弄猶可,夜間看管殷勤,但是馬睡的,趕起來吃草;走的捉將來靠槽。那些天馬見了他,泯耳攢蹄,倒養(yǎng)得肉膘肥滿。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一個細節(jié)沒有?那就是孫悟空這家伙天賦異稟,精力無限,又不止饑渴,他如果專心致志的干一件事情,一定會干得非常出色。在他擔任弼馬溫期間,他可以不分晝夜,不怕臟累,因此御馬監(jiān)的御馬被養(yǎng)得膘肥體健。
不是有那么句話嗎?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但這在御馬監(jiān)來說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弼馬溫可以不睡覺不吃東西,可是他的下屬可沒有孫悟空這樣變態(tài)的身體與精力,因此他們總要休息吃飯的,可是單位一把手這么沒日沒夜的干,那些下屬能不緊隨其后嗎?因此作為孫悟空的下屬,他們是非常累的,而孫悟空涉世未深,只知道賣力苦干,一來沒有關注下屬,二來他自己也沒有晉升的想法。因此他的那些屬下對他是有怨言的。
弼馬溫
反過來,如果孫悟空走了之后,那么弼馬溫就空了出來,由此他下面的員工可以累次升級,這樣對他們是大有好處的,因此他們對孫悟空就有了想法,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他們也明白了猴子的為人,或者說脾氣秉性,因此故意說弼馬溫位卑言輕,惹猴子發(fā)飆,因此辭去弼馬溫不做,回花果山當猴王。這是御馬監(jiān)內部的事情。
玉帝 作為玉帝而言,他也不喜歡孫悟空在這個崗位上就這么待下去,因此玉帝清楚取經計劃的來龍去脈,知道孫悟空是其中的核心成員,也因為想扶持如來代表的佛派,因此明里暗里幫助完成取經計劃。
如果孫悟空長期待在弼馬溫這個崗位,那么取經后續(xù)的事情就無法開展,因此他也是處心積慮逼著猴子按照計劃中的那內容施行。因此即便是御馬監(jiān)內部沒有把孫悟空趕走,他也會想方設法讓猴子離開。
弼馬溫
可能朋友們質疑,你怎么知道玉帝有這樣的打算呢?咱們回顧下之后孫悟空的人生軌跡,就會發(fā)現無論如何,孫悟空在弼馬溫的崗位上也不可能待的長。也許舉幾個例子大家更容易懂。
譬如孫悟空辭了弼馬溫之后,很快就被人慫恿自稱齊天大圣,經過一系列的操作,玉帝承認了他,并且把他召回天庭。大家注意,玉帝給孫悟空所建立的大圣府,居然在蟠桃園附近。猴子吃桃這是常識,玉帝不可能不清楚,知道卻還把他安置在這里,這不是明顯慫恿孫悟空偷桃嗎?蟠桃是三界為數不多的讓人壽命增長的物品,功效比人參果要強得多。可見偷吃蟠桃是非常重的罪責。而玉帝如此安排明顯是釣魚執(zhí)法,讓猴子偷盜,因此可以說明玉帝是別有用心。
孫悟空
然而我們的猴哥很單純,并不上當,每天只是訪親會友,并沒有越雷池半步。見孫悟空不上道,玉帝又把他安排到蟠桃園,讓他看守蟠桃。經過蟠桃園徒弟的詳細解讀,孫悟空進一步了解了蟠桃的各種功效,如果再不下手,那孫悟空還是猴子嗎?因此他很快就監(jiān)守自盜,大快朵頤。由此才引起了大鬧天宮一幕。
小結 因為孫悟空更不就不可能在弼馬溫這個崗位上待太久,即便是手下不慫恿他離開,玉帝照樣會動用各種手段來逼他走。就如同孫悟空鬧天宮時,神擋殺神,佛擋誅佛一樣,人家都沒有動真格,其實原著中四大天師曾經說過“此一時彼一時也”,鬧天宮的時候,大家都讓著他不肯用法寶,而取經路上,就顯露出人家的真實實力了,坐騎法寶讓猴子頭痛不已,因此都是取經需要。
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