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我國古代神話中的動物,為鱗蟲之長,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它與鳳凰,麒麟等瑞獸并駕齊驅,在人們心目中有著很高的地位。然而在西游世界中,我們看到龍族貌似被霸凌,孫悟空大鬧龍宮,大鵬吃龍,就連魏征也要斬龍,其實這都是表面現象,如果從深層次來看,龍族依舊是與鳳凰一族是持平的。他們依舊是水中的霸主。
可能朋友們覺得,既然你認為龍族很強,他們是水中霸主,為什么白龍馬卻很少參與水戰,唯一的一次出手還被奎木狼打的重傷,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其實這里面的原因很多,一鍋粥就從古代神話與西游記等方面來說明下。
四海龍王
龍族始祖 在古代神話中,龍族是非常強悍的,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龍的始祖,其實現代的說法叫祖龍,在評論區里經常有朋友問詢,啥叫祖龍,其實祖龍就是龍的始祖。在傳說中祖龍有很多,這里只舉幾個例子,剩下的大家可以參看古代神話傳說或者一些道家的典籍,那里描述更詳細。
應龍,在《山海經》中曾經介紹過它,在大禹治水的時候,它是禹神最強的助手,據說是他斬殺了蚩尤和夸父,堪稱一代戰神。另外一個祖龍叫海真龍王,曾作亂諸海,由于神通廣大,法力高強,三界都為之震動,于是三清中的兩位靈寶天尊與元始天尊合力才將其鎮壓,可見龍祖有多么厲害。
而西游記時期三界已經趨于和平,那些祖龍開始隱居世外,不再參與紛爭,譬如花果山其實就隱藏著祖龍,只不過不輕易出來,大家沒發現,那些三界的大佬很少赴花果山鬧事嗎?就是因為祖龍太厲害,大佬們都清楚所以不敢去騷擾,而天兵天將以及二郎神之流對人家根本起不到威脅,因此即便花果山鬧得再兇,人家也不肯出面,就由著這些小輩折騰吧。至于四海龍王只是龍族的代言人,龍族的底蘊其實深不可測,與鳳凰一族是并駕齊驅的。論水戰,龍族才是扛把子,什么九頭蟲,水母娘娘,水猿大圣這些妖怪,在龍族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龍
白龍馬為何不出戰 既然龍族這么厲害,為什么白龍馬在取經路上很少出來戰斗呢?一方面,白龍馬畢竟只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就連西海龍王在整個龍族的實力都不是很強,更何況他的兒子。另外一點,白龍馬自身出現很多問題,不便于參加水戰。對于這一點,一鍋粥重點分析下。
不知道大家留意過沒有,白龍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本身的實力雖然排不到龍族頂尖,但是在《西游記》中也算不上太弱,大家還記得白龍馬與孫悟空大戰嗎?在鷹愁澗因為他吃了唐僧的白馬,被孫悟空追著打,如果我們仔細看原著就會發現,白龍馬其實還是能跟孫悟空斗個幾回的,我們再來回顧下原著:
那條龍張牙舞爪來抓。他兩個在澗邊前這一場賭斗,果是驍雄,但見那:龍舒利爪,猴舉金箍。那個須垂白玉線,這個服幌赤金燈。那個須下明珠噴彩霧,這個手中鐵棒舞狂風。那個是迷爺娘的業子,這個是欺天將的妖精。他兩個都因有難遭磨折,今要成功各顯能。來來往往,戰罷多時,盤旋良久,那條龍力軟筋麻,不能抵敵,打一個轉身,又攛于水內,深潛澗底,再不出頭,被猴王罵詈不絕,他也只推耳聾。
作為龍族的一個小輩,在陸戰的情況下,還能與孫悟空堅持多時,這本身就很了不起,我們可以再對比取經路上遇到的水怪,無論是金魚精還是鼉龍與猴子陸戰均堅持不了幾回合,可見小白龍并不弱,然而水戰的話,孫悟空根本就不敢下鷹愁澗,只能用金箍棒將水攪渾,逼迫小白龍陸戰??梢娫谒?,小白龍是占有絕對優勢的。這是第一點。
白龍
第二,在正式加入取經團隊前,小白龍的實力遭到重大的損失,因為觀音菩薩不但對他進行了外科手術,還摘取了他項下的龍珠,從而讓他實力受損。我們還是看原著更能理解:
菩薩上前,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那龍即變做他原來的馬匹毛片,又將言語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后,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span>
龍的項下明珠其實就是他的內丹,是力量的源泉,依靠它來獲得力量,如果沒了它,實力會大打折扣。另外上述內容看似是菩薩將小白龍變成白馬,其實是經過了外科手術:鋸角去鱗,后面的內容里有,這里就不贅述了。經過這樣的操作,白龍馬的實力驟減,經常會實力不濟,因此在對戰奎木狼的時候,吃了大虧,如果是巔峰狀態下的小白龍,可能陸戰中仍然不低老狼,但至少可以全身而退,這就是之前實力受損的緣故。
第三,白龍馬的任務并不是降妖除魔,不管是觀音菩薩也好,如來佛祖也罷,都多次聲名,白龍馬在取經隊伍中的角色就是唐僧的坐騎,降妖除魔是猴子的事,他即便做了也沒有任何好處,既然如此他何必越俎代庖呢?
小白龍
只是在奎木狼的橋段里,他不得不出手,因為當時情況危急,唐僧變老虎,孫悟空在花果山,沙僧被抓,豬八戒在考慮分行李跑路,取經團隊有崩潰的可能,如果白龍馬放任不管,取經團隊一旦解散他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為他龍不龍,馬不馬,龍珠還在觀音菩薩手里,這樣回西海一點地位都不會有,因此他才被迫出手。
小結 因此白龍馬雖然實力不弱,水戰能力很強,他也不會出手,只要取經團隊沒有崩潰的危險,他就好好做一匹馬就好,再者孫悟空豬八戒等人從來沒稱他為師弟,有好處的時候也沒有分享給他(譬如人參果),他何必那么賣力呢?
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建議大家放下手頭的工作去幫助別人解決專業性的難題,要知道隔行如隔山,如果你越俎代庖,極有可能讓自身陷入險境,因為一鍋粥有個朋友有親身經歷,當年他去清理設備,發現別人的柜子積灰嚴重,就去清掃,結果那柜子有高壓電,萬幸的是設備有保護,只是自動斷電,才撿了一條命。所以對于自己不熟悉的東西,不屬于自己維護范疇的設備一定不要輕易出手,好了人家可能感謝,如果不好,有可能有危險,人家還埋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