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天
咨詢方式:電話。
來電歸屬地顯示:湖北。
性別:女
年齡:感覺30歲左右。
主要癥狀:發(fā)熱一星期,最高體溫40度。開始怕冷,現(xiàn)在怕冷不明顯,晚上還有點怕熱(平時怕熱),以下午和晚上發(fā)熱為甚,全身略酸痛,頭微痛,無打噴嚏流鼻涕,鼻塞較之前無明顯加重(有鼻炎),無明顯乏力,無咽痛咽癢,無咳嗽,無呼吸困難,二便可。舌略紅,苔略黃膩。
自服西藥退燒藥一次,頭孢6次,效果不明顯。
既往體健。
流行病學史: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接觸史,但考慮病人是在湖北,這方面不能排除。
診斷:
中醫(yī)診斷:陽明太陰病
西醫(yī)診斷:流感?
上呼吸道感染
支原體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治療:
建議直接上中藥,但病人沒法出門。只能給中成藥建議了。
中成藥建議
①藿香正氣口服液,一次一支,一天一次。
②蓮花清瘟顆粒(買不到,用抗病毒口服液代替,一次一支,一天三次)
③復方板藍根顆粒(買不到,用復方魚腥草顆粒代替,一次兩袋,一天三次)
④薏米,炒黃,煮粥喝。
按:
單就中醫(yī)辯證來說的話,不是太難,就是一個典型的濕熱,但是,病人吃不了中藥,只能用中成藥,中成藥的話,我的常用中成藥還不全,這是個麻煩問題。
用藿香正氣口服液祛濕吧?病人表證的證據(jù)不足,擔心里面的藿香紫蘇白芷等藥物太熱。
用蓮花清瘟顆粒來祛濕熱吧,里邊祛濕的力量又不足。雖然可以和藿香正氣口服液互補,但是蓮花清瘟顆粒沒貨。
用抗病毒口服液來祛濕熱吧,里邊的生地知母又是滋陰的,擔心助濕。
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一個合適的方案。
最后用藿香正氣口服液減量,加上薏米加量炒黃來祛濕,用抗病毒口服液加上復方魚腥草顆粒來清熱。
從后面的結(jié)果來看的話,效果不理想。
復雜情況,中成藥的局限性還是很大的,尤其是中成藥也不全的情況下。
??14:10
病人開始吃第1次藥,吃藥之前體溫37度6。
??18:30,
病情發(fā)生變化了。
病人說起床之后一直冷,一量體溫38度5。
再一細問,
發(fā)熱期間一直有洗澡。
囑,燒沒退之前,不要再洗澡了,之前的治療方案全部作廢。
考慮濕熱基礎(chǔ)上感受外寒。
給了新的治療方案。
①藿香正氣口服液,一次兩袋,一天兩次。
②復方魚腥草顆粒,一次一袋,一天三次。
③生姜四片(帶皮),蔥白四段(帶須),加水適量,開鍋后煮5分鐘,倒進已經(jīng)煮好的薏米粥里。晚上少吃飯,多喝粥,再加泡腳,發(fā)小汗。
?晚上20:00
病人說,可能昨天喝酸奶喝的。
囑,半夜里還冷的話,加服藿香正氣口服液一次,兩支。
按:
發(fā)熱期間是不能洗澡的,否則容易引起二次受涼,病機會變得更加復雜。
二、
第二天
??9:14病人反饋
“昨晚12點時畏寒醒來,喝了2瓶藿香和大半杯糖鹽水,果真后來就不冷了。但是溫度還是一直維持在38度五以上。今早醒來時感覺身上有微微的汗,可是量體溫還有28.2。起床后一會提問降至36.9”
又問了一下昨天這個時候的體溫,也正常。
早起舌頭發(fā)苦。
舌苔和之前變化不大,還是略黃膩苔。
??下午13:00
37度。
??下午14:40
37.9度,不怕冷。
??19:00 38.7度。
怕冷。
“之前是說溫度最高的時候是半夜,那個時候沒有感覺到渾身發(fā)冷。下午是體溫開始逐漸上升的時候,每次在這個時間段是怕冷。昨天您讓我關(guān)注一下,晚上是怕冷還是怕熱,我這才格外注意到原來半夜體溫最高的時候是怕冷的。今天的狀態(tài)跟昨天其實基本差不多,只是下午的體溫上升的較昨天緩慢一些,冷的感覺也稍稍好一些。”
體溫一上來就冷。
藿香正氣口服液,2支。
喝大米粥,發(fā)小汗。
??20:00
38.4度,開始吃藥。
??22:45
39.3度。不怕冷。
加服抗病毒口服液兩支。
按:
在怕冷不怕冷的問題上,病人的表述有點模糊,給辨證帶來了一點難度。
三、
第三天
??10:00
患者說,昨晚最高體溫40度,今天早上體溫38度。一點不怕冷。輕微咳嗽。其他癥狀都不明顯。舌苔如前。
再次建議患者直接上中藥,中成藥的話,很難完全對癥,而且劑量也偏小,不太好整。患者問了問藥房,貌似應(yīng)該能抓到中藥,同意上中藥。
小前胡湯合澤瀉黃柏湯加味。2劑。
??15:49
告之,大青葉沒有,板藍根改成20g,加貫眾10g。
告之,貫眾沒有。改蚤休10g。
告之,蚤休沒有。
改成板藍根20g,金銀花15g。
??17:43
這時候還沒吃中藥。
“今天其實體溫和狀態(tài)都比昨天好多了,剛剛量體溫又降到了37.2。”
“昨天這個時候體溫38度多。”
按:
病人終于能吃中藥了,這下子方子就好開多了。雖然藥不全,但是幾個關(guān)鍵藥物都有,不礙大事。
對于復雜的情況,中成藥的局限性真的是很大,尤其是在中成藥也不全的情況下。
病人體溫有所下降,可能是藿香正氣口服液的祛濕的結(jié)果,但也可能是抗病毒口服液的效果,抗病毒口服液里也有祛濕的藥物,而且里面含了一個小白虎湯,也有清熱的效果。
四、第四天
??8:37
“昨晚睡得早,睡前體溫在38左右波動。晚上睡覺最高還是有38.5以上。跟前兩天差不多醒來的時候身上有點毛毛汗,量體溫卻有38度。下床一會兒就恢復正常體溫了”
??13:42
“一上午體溫都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位置。喝完藥后體溫36.6。”
??14:33
“好的,您一路上好好保重哈。我估計差不多退燒了,現(xiàn)在也只有36.8”
(平時一般下午一起床一般都在38度以上)
??19:36
37.6度。
(昨晚這時候38度7)
五、
第五天
“昨晚最高體溫還有38度5左右”。
今日來月經(jīng)。
小前胡湯合澤瀉黃柏湯加味。2劑。
??19:49
還沒開始吃藥,37度。
??20:44
36.7度。
六、
第六天
??
8:17
“昨晚終于沒燒了!你的湯藥太厲害了,謝謝您!”
按:
終于不燒了。
但是建議病人吃夠一個星期的藥,同時做好自我隔離。
收工。
從病人開始吃中藥開始算,到完全不燒,用了兩劑半藥,效果不能說多快,但是也不能算慢。整個用藥過程還有很多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但最終的結(jié)果還是說得過去。
如果,
如果病人開始不是自己用藥那么長時間,
如果燒不退之后及時找醫(yī)生就診,
如果家里提前備好常用的中成藥,
如果病人在發(fā)熱期間不洗澡,
能做到一條,
整個治療時間恐怕都能縮短一點。
所以還是我之前說的,
復雜的情況,
中成藥的局限性真的是很大,
能上中藥還是能盡量上中藥吧。
再方便再省事,
如果有效率下降甚至沒有效果的話,
那這個省事方便,
恐怕也沒多大意義了。
另外一個需要說明的是,
直到最后病人退燒,
我也不能夠確定病人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但是即便是的話也是輕癥,
中醫(yī)能搞定的概率還是比較大。
所以還是給病人開中藥吃吃看。
如果病情進展比較快的話,
需要立刻去醫(yī)院,
估計問題不大,
自己用藥都燒了一個星期了,
整體狀況還可以。
最終的結(jié)果還是說得過去的。
我要說的都說完了。
那么從中能夠得到哪些啟示,
這個就是因人而異了。
大家自己思考吧。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