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縯的話,實際上非常有道理,乃老成持重之言。
當然,其中也包含著私心。畢竟皇帝是唯一的,如果立了劉玄,將來劉縯自己再想當皇帝,要麻煩很多,局面也會很被動,甚至有可能被人認為是篡位。
但是稱王就不一樣了,可以有很多王啊。到時自己也稱王,就又站到同一個起點了。然后大家再爭皇帝的位子就是了,難道還怕你個懦弱無能之輩不成。
但是劉縯的話,綠林軍的好漢們并沒有聽進去,張卬還火了,拔出寶劍,用力砍在地上,嚷道:“這么三心二意的,能成什么大事?今天的事就這么決定了,誰也不許提反對意見?!?/span>
劉縯見此,只得默然。
大家見劉縯都同意了,也只得都閉嘴不言。就這樣,劉玄被立為皇帝,史稱為更始帝。
公元23年2月初一,在淯(yù)水河邊,劉玄舉行了即位儀式。
大軍陳列在旁邊,劉玄南面而立,接受群臣的朝拜。
劉玄性格確實懦弱,見此場面,“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也就是說,劉玄的臉也紅了,汗也下來了,舉著手哆里哆嗦,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也夠慘的。
不管怎么樣,劉玄算是當上皇帝了。也裝模作樣的大赦天下,建元更始。然后大封功臣。
這才是真正的重點。那群扶立他上位的綠林軍好漢們,等的就是這個時刻。
劉玄封族父劉良(劉縯、劉秀的叔叔)為國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朱鮪(wěi)為大司馬,劉縯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其余眾將都拜為九卿或者將軍。劉秀被封為太常偏將軍。
從此,這支軍隊,不管原來是哪知綠林軍也好,是舂陵軍也好,都統一稱為漢軍。
對于這個封賞,很多將領感覺不公平,并不怎么服氣。劉縯、劉秀等人倒沒說什么。
接下來,漢軍兵分兩路。劉玄派王鳳、王常、劉秀等人率軍進攻昆陽;派劉縯繼續進攻宛城。
王鳳、王常、劉秀這一路進攻非常順利,不但很快占領昆陽,還順勢又占領了臨近的定陵和郾城。
劉縯這一路也是收獲頗豐。
當劉縯率領大軍到達新野的時候,新野縣令因為早就聽說過劉縯的威名(想沒聽說過都困難,皇帝王莽親自幫著宣傳的啊),所以這位縣令直接開城投降。
然后劉縯率軍繼續攻打宛城。
宛城守將岑彭,也是個人物,能征慣戰,能攻善守。劉縯圍住宛城,連連進攻,用盡辦法,就是攻打不下。直到5月,宛城中彈盡糧絕,又沒有救兵,無奈下,岑彭獻城投降。
漢軍將士吃盡了岑彭的苦頭,紛紛要求將岑彭砍了。劉縯愛惜岑彭是個人才,為人又忠義,勸住了大家:“岑彭守宛城的時候,我們是兩國的仇敵,當然得各盡所能。岑彭能讓咱們吃這么大的苦頭,說明他本領高超啊。這樣的將軍,正值得我們尊敬。我們不但不應該殺他,還應該向皇帝請求,加封于他。這樣,才能有更多的人才來投奔我們?!?/span>
果然,劉縯說服更始帝,封岑彭為歸德侯,撥在劉縯部下。
這個岑彭后來也是劉秀手下的名將,云臺二十八將之一。
劉縯占領宛城后不久,更始帝劉玄進入宛城,并將宛城定為自己的都城。然后大封宗室及諸將。光列侯就封了一百多。
估計這些列侯應該是沒什么薪俸的,即使有,應該也只是意思一下。也就是說光一個空名頭。真給錢,劉玄可給不起。反正不花錢,可勁封唄。
劉玄這邊可勁折騰的時候,王莽那邊受不了了。好嗎,你們造反也就造反了,怎么這么快又出來一皇帝,這必須得派大軍剿滅啊。
于是王莽派司徒王尋和司空王邑,征調各郡縣的兵馬到洛陽會齊,然后出兵剿滅各地的叛亂。當然,首要的是南陽郡這邊的。
估計王莽應該還有點納悶,咦,這股叛軍怎么回事?為什么自己那么大張旗鼓的給劉縯造勢,他們不推舉劉縯當皇帝,卻找了個名不見經傳的劉玄上來?奇怪啊。
不過這對王莽來說,倒是個好消息。如果真是劉縯當上了皇帝,王莽更該寢食不安了。
王尋和王邑到了洛陽后,各郡縣的兵馬也源源不斷到來。最后,聚集起四十二萬人馬,號稱百萬,浩浩蕩蕩殺奔昆陽而來。
就在這時,前面被劉縯的軍隊打跑了的嚴尤和陳茂也領著殘兵敗將前來匯合。王尋和王邑的聲勢更大了。
王莽的軍中,還有個猛士,叫巨無霸。這家伙是個巨人,身高一丈,腰粗十圍,而且此人善于驅使猛獸,不管什么虎、豹、犀牛、大象,在他手里,都得服服帖帖的聽指揮。因此,他手下也就有一支奇怪至極的猛獸部隊。
王莽見他本領奇特,就封他為壘尉。這次也把他派來,以助軍威。
莽軍迅速向昆陽城包圍而來。
聽到這個消息,昆陽的漢軍將士們嚇得亡魂皆冒。這仗可怎么打?干脆,咱們散伙得了。大家各跑各的,跑出去算命大,被敵人追上就自認倒霉吧。
關鍵時刻,劉秀挺身而出,喝止大家,不能散伙。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作者簡介:李永田,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普及、教育、創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國傳統文化類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鑒賞》、《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鑒賞》、《國學經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