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孩子竭盡全力,他對你卻苦大仇深?3個育兒錯誤不要犯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些家長,他們為了孩子累死累活,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留給孩子吃,自己舍不得買一件好的衣服穿,但卻舍得給孩子買名牌。為了孩子上學,媽媽天不亮就起床為孩子做早飯。為了輔導孩子作業,差點把自己急成心臟病。他們不是為了自己而活,一切辛勞都是為了孩子。結果孩子并不買賬,弄得親子關系緊張,有的甚至還把父母當成了仇人。
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但大多數父母并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今天就一起來聊一聊家庭教育中可能遇到的那些問題吧,希望能夠幫助到需要的家長們。那么,究竟造成親子關系緊張的原因有哪些呢?
1.家長活在自己的條條框框里,常常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框孩子在電視劇《小歡喜》中,作為媽媽的宋倩,可以說對女兒喬英子的關心和照顧是無微不至了。她把最好的讓女兒吃,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給女兒吃,但她卻完全不明白女兒自己喜歡吃什么,女兒的愛好是什么。即使她知道女兒愛樂高,但她卻從不讓孩子玩,恣意踐踏孩子的愛好,讓孩子傷心又失望。
好在喬英子在學習方面沒有讓媽媽失望,是個妥妥的學霸,也是媽媽宋倩的驕傲。可是媽媽卻不開心,因為隨著女兒的長大,女兒開始反抗媽媽,而且還對媽媽喊出了“我討厭你”這句話。女兒喬英子也不快樂,她也明白媽媽對他的愛。但這種綁架式的愛,讓喬英子感到窒息,讓她覺得自己像生活在牢獄中一樣,最后逼得喬英子去跳河。母女之間矛盾重重,可媽媽宋倩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我們身邊也有不少像宋倩一樣的媽媽,他們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讓孩子按照她們的條條框框的生活,希望孩子成為媽媽希望成為的人,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我樓下就有這么一個媽媽,她家孩子如果考試考得好還可以,如果考得不好的話,她就會大聲地吼孩子:我辛辛苦苦賺錢給你讀書,你就考出這么差的成績來糊弄我嗎?你看看隔壁某某,人家為什么每次都能考前幾名?真不明白,我怎么會生出你這么沒用的孩子。
孩子經常被媽媽罵得抬不起頭,讓孩子看見媽媽就想躲避而不是想親近媽媽。媽媽經常拿孩子跟別人做比較,不但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讓親子關系受到了損傷。經常被媽媽吼的孩子會變得自卑,他們看起來不說話,但內心會對媽媽產生抗拒甚至仇視。經常給孩子貼負面標簽的家長隨處可見。比如孩子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當中沒有主動跟人打招呼,媽媽就說孩子沒有禮貌。這樣就容易讓孩子產生疑惑,他們會認為自己就是個沒禮貌的孩子,以后有可能向著那個方向發展。
有的家長一味地強調孩子分享,也不管孩子自己的意愿怎么樣。要是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長們就說孩子怎么那么自私。家長的做法,也等于是為孩子貼上了一個“自私”的標簽。傅首爾說:“當孩子有100顆糖時,他怎么會介意分享?可當他只有兩顆糖,你又憑什么叫他大方?”深以為然,父母鼓勵孩子學會分享沒有錯,但是要遵從孩子的內心才是重要的。
結語:愛孩子,就要接納孩子。愛孩子,就要無條件的愛,而不是有條件的愛。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家長要學會欣賞不同個性的孩子,親子關系才會和諧。如果家長帶偏見去看待孩子,親子關系肯定會出現問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