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費,顧名思義,你提供服務,我交費。可如果這房子我壓根沒住,服務我是自然享受不到了,那我還需要交物業費嗎?
小白說:物業一向是干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只要有證據證明房子的確長時間空置,又不是偶爾不在家,我又沒給物業增加服務負擔,那我自然不用交費。
小黑說:那是你不住,又不是不讓你住,服務是普遍提供的,你自己不享受怪誰,這哪是不交物業費的理由?
黑白說的都有理,那法律怎么定性?
案例看過來
五年前,準備投資的小白買下一個商品房,交了房,簽了物業合同,但是手頭不差錢的小白,房子自己不住,也沒出租,一直處于空置狀態,物業公司不管三七二十一,電話上門各種催物業費,小白都拒交,理由便是前面那句,房子空置。
后來,物業公司一跺腳,把小白給告上法庭,小白的確舉出了證據,房子不僅空置,而且連裝修都沒做,水電啥啥都沒有,也的確是不能住人的。
物業公司承認房子空置,但是聲稱物業公司為房子安全,公共設施維護,小區綠化都做了服務。大意就是前面小黑那句話,你不住你怪誰。
案子怎么判
先說結果:小白敗訴。也就是雖然他一天沒住,但物業費得照交。
你要問為啥?最主要原因就是物業合同,小白和物業簽了合同,大名一簽,表明的意思是你提供了服務,我就得交費。依據的法條(可以跳過去看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物業服務企業已經按照合同約定以及相關規定提供服務,業主僅以未享受或者無需接受相關物業服務為抗辯理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這一條在新出臺的民法典里也有規定。
法官對此解釋是,物業服務和私家服務不同,前者是公共性的,也就是服務方式是整體施加,直白點說,比如物業看門,看的是大門,不是看某家的門,但保障的是每家的安全。雖然小白沒住,但物業整體的服務一骨碌下去,活也沒少干。
再叨叨幾句
最后,物業稱心如意的確實不多,偷奸耍滑的也不在少數,業主和物業相愛相殺,業委會和物業串通坑業主,現實中這些糟心事的確不少。但這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