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出血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殘率等三大特點,嚴重威脅者人類的健康。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是眾多醫務工作者的共同目標。
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殘率均較高,病死率在50%左右,75%存活患者遺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微創穿刺術操作快捷、創傷小、療效顯著。研究表明,微創穿刺術等較快清除血腫、降低顱內壓力、緩解占位效應、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腦組織,降低了死亡率,并促進了神經功能恢復。
大量研究發現,成年動物和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的多個部位均存在神經干細胞,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潛能,能分化為神經元、少突膠質細胞和星型膠質細胞。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高血壓腦出血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近年來的研究證明,當給損傷的神經元提供適當的條件后神經元可以再生,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與所處的微環境、膠質細胞的增生、NTF的合成代謝和轉運方式密切相關。
很多學者分別運用不同方法將神經干細胞直接注入缺血性鼠腦中,發現其中部分神經干細胞可以在腦中成活,并向受損部位遷移,有限地增殖分化為損傷缺失的神經細胞。
微創穿刺術聯合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神經外科的臨床研究人員在行業期刊上發表題為《微創穿刺術聯合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的臨床研究報告。
該研究為了探討微創穿刺術聯合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對5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隧機分為2組:治療組(微創穿刺術聯合神經干細胞移植),對照組(單用微創穿刺術),各26例,分別觀察2組的臨床療效。
治療方法,根據血腫形狀選擇硬通道穿刺引流或軟通道穿刺引流術,血腫形狀呈類圓形或不規則形者選擇硬通道穿刺引流術,血腫形狀呈梭形、有明顯長軸者選用經長軸軟通道穿刺引流術,腦室內積血較多者合并行腦室外引流術。
根據術前頭顱CT圖像,以最大血腫層面的血腫中心為靶點,明確穿刺點位置及穿刺針或穿刺管的長度,避開血管及重要功能區垂直進針,置管成功后級慢抽吸部分血腫,一般為50%~75%,沖洗引流管至沖洗液基本清亮后,向血腫腔內注入尿激酶2萬U夾閉引流管,4h后開放,術后每天沖洗血腫腔1~2次,并動態復查頭顱CT,待血腫基本清除后拔除穿刺針或穿刺管,一般不超過7d。
研究結果,治療組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61.5%,76.9%)比對照組(19.2%、34.6%)高,二者差異顯著(P<0.05、P<0.01);治療組的AD1量表評分比對照組好(P<0.01)。
微創穿刺術聯合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能明顯提高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總之,該研究采用微創穿刺術后緊接實行神經干細胞移植,術程簡便、完全、創傷小、效果好。既提高了高血壓腦出血的搶救成功率,又促進了患者最大神經功能的恢復,為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提供了一種新方法。但運用此方法的時間較短,病例數較少,是否值得臨床推廣運用,還需進一步臨床研究與觀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