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紅是非多,車也是一樣啊。
自從華為問界M5、問界M7系列火了后,關于增程式技術落后的話題,又被大家炒起來了。特別是近日,魏牌CEO李瑞峰就非常激烈的反駁余承東:“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后是行業共識”。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何增程式技術,被認為是落后的?其實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是結構簡單。
增程式汽車,應該算是混合動力的一種,混合動力汽車有幾種技術實現方式,分為串聯、并聯、混聯。
而增程式汽車屬于串聯技術,是其中最簡單的,只有一條動力傳輸途徑,即發動機發電,給電池充電,然后再用電池驅動車輪,電池只是充當一個燒油的“充電寶”。

相對應的,其它的混動技術,比如長城檸檬混動DHT、比亞迪DM-i超級混動等,采用串+并的混聯系統,發動機可以發電,也可以直驅車輪。
這些技術,確實更復雜一點,需要復雜的動力控制與分配策略,要求車企精通發動機、變速箱、電機等,一般只有技術比較強的車企才玩得轉。
所以有這個技術的車企,鄙視增程式技術,算是有理有據,因為它確實簡單了些。

第二個是不省油、不環保
因為增程技術需要的發動機結構更簡單,也無需復雜變速箱,但有油箱,還有發動機,還有電池,這些都增加了車身的重量。
再加上,它要先從油轉化為電、再由電轉化為動力,所以能量轉換效率并不高,甚至在沒電時,單靠燒油,不一定比燃油車省油,所以在減少碳排放、環保這一塊,也沒太多優勢。
從能效比來看,也比串+并的混聯系統更差一些,所以也就被人吐槽了。

不過增程式技術,由于技術簡單,所以車企要基于這個技術,推出汽車來,就簡單很多,短時間內就可以推出新車,不像串+并的混聯系統,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要有深厚的技術才行。
另外,由于增程式可以加油,也可以用電,可以很大程度的解決消費者的充電焦慮,所以針對當前充電樁不太完善的情況,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所以問界M5、問界M7、還有理想One、理想L9才能夠熱銷,畢竟對于消費者而言,關心的并不是技術先進不先進,關心的是能不能解決自己的用車問題,只要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技術本身并不重要,銷量最能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