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安全感的提供是需要底氣的,而底氣的提供是沒有絕對基石的。對于一個孩子而言的安全感,大多數是由父母提供的,而當一個孩子漸漸地長大,所需要安全感的不同和對于世界認知的不同,促使他想要能夠自己去尋找一份安全感。
安全感的提供,是什么?對于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人來說,是金錢。金錢買得了獨立與肆意生活的快感;而對于一個情感缺失的人來說,安全感來自于什么——來自于能夠為其提供安全感的人,或是來自于自我內心強大后自己的舔舐傷口,自己為自己提供的那份安定與港灣。
人與人之間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而不同人對于一些事物的需求也不盡相同。世界上,大多數人們的眼中只能夠看得到自己不曾擁有的,而往往選擇去忽略自己已經擁有的。再好的事物,如果會是天天晃蕩于一個人的面前,那么,會有百分之八十的幾率讓人產生厭煩。
人的生活需要底氣,而自我安全感的提供也是需要底氣的。一個一無所有的人即使別人不曾注視于他,那么,他走在大街上,也會能夠感受到自我與他人的不同。即使他們沒有不同,而對于一切細節過于關注的他會輕而易舉的找到理由,覺察自己是一個異類,一個丑陋的獨行者,一個完全區別于其他人而存在的生物。
而許多的時刻,這一切不僅僅是與當事人自我感覺有關,而也與養成其悲觀敏感性格的環境有關。
膽小怯懦的人,可能他的父母便有此類思想,扣扣縮縮的人,難免因家庭教養觀念養不成大氣的性子(當然,此時的所謂大氣并不是指花錢的大手大腳,而是一個處理事務的大局觀與豪氣);而對于父母愛是占小便宜,每天喜歡看到天上掉下餡餅的人,孩子大多數也會變得鼠頭鼠腦。
要是辯證的來說,世界上本來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觀念,所謂觀念,不過是人類文明的衍生與大眾的推崇,而對于這大眾推崇的正義,自是能夠在更大的程度上維持我們社會的和諧美好發展,維持我們人類的健康良好成長。世界上雖然有壞與不好的存在,然而,這一切卻并不是一個人可以變得乖張邪惡的理由。
人應該不斷發展進步;思想行為應該去向良好的方向靠近;不足的底氣可以自己努力去湊,不足的能力能夠自己往上去趕;原生家庭教育的悲哀自己學會慢慢的去遠離,去杜絕;他人的惡語學會自己去丟棄;自我不良的情緒學會自己去化解,去善待。
自我安全感的提供是需要底氣的,而任何事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世界上沒有任何的絕對,沒有絕對的成功,沒有絕對的失敗,甚至在拋卻前提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重要的是,你想要選擇什么?你要去選擇什么?你需要的是什么?你為自己定義的何處?
一切都可以不好,你可以沒有金錢,沒有勇氣,沒有良好的去面對一切事物的心態,你可以自卑,你可以小壞,然而拒絕一切都可以去不可以拒絕這世界良好的輸入,良好的改變——對自己清楚地認知和對自己生活的改變。
世界上對于一個人的人生沒有絕對晚的時刻,成功不能夠永恒,失敗同樣也不會能夠永恒,然而,如果你是一個能夠為自己提供安全感的人,為自己提供生活底氣的人,相信,你會能夠讓自己的一生真正的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