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一轉眼兒寶寶們已經周歲了,已經會區分“爸爸”、“媽媽”,會“分享食物”,發育稍稍快點的寶寶也能熟練的“走路”了。。。。。。
“周歲”對寶寶來說是個重要的成長點,對媽媽們來說也是如此——終于熬過當媽媽的新手期,可以開始漸漸的放下最初的那份小心翼翼。
[圖片]
今天就有媽媽在問動媽:“現在咱們寶寶們都過周歲了,可以給輔食里加鹽了么?”
“寶寶一歲內不能吃鹽”這是我們這一代媽媽們都知道的事兒。為了堅持這個理念,我們甚至是抵抗住了七大姑八大姨們的“不吃鹽沒力氣”的言論。
但是,現在寶寶一歲了,是不是可以開始加鹽了?還是說要等到2歲再加鹽(畢竟科學上說寶寶太早吃鹽對身體有害)?
寶寶什么時候開始吃鹽?
事實是:寶寶吃鹽不宜早,也不宜晚。
根據《中國膳食指南》:寶寶在7-12個月齡,不建議額外給寶寶添加鹽;在寶寶13-24月齡,每日鹽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1.5克以下;寶寶在2-3歲,每日鹽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2克以下;寶寶4-5歲,每日鹽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3克以下。
超過規定攝入量,會對寶寶腎臟產生負擔,不利于寶寶的身體健康,這個是我們都知道的。
但是,如果鹽分攝入不足,就容易導致寶寶缺碘。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而甲狀腺素是寶寶身高體重增長的重要因素,也對寶寶電腦細胞數量和體積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看到這里,可能有寶媽們要問:“寶寶每天要喝奶,還要吃輔食,還有個別小零食,我怎么判斷他這些食物里的鹽分加一起是不是符合標準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怎么判斷寶寶的鹽是吃的不夠還是吃多了?
我們知道很多食品成分上都標記“鈉”含量,而不會直接寫著“鹽”含量。我們也知道鹽的主要成分就是鈉,所以,我們根據鹽和鈉的關系換算一下就好。
按照我們中國食鹽的成分來說:每1g鹽含有400mg的鈉。而每5ml醬油大概就有1g的鹽,即每5ml醬油就有400mg的鈉。
根據我們膳食指南中對鹽的攝入要求,如果寶寶現在已經周歲了,他每日的鹽攝入應該在1.5g以下,即鈉的攝入應該在600mg以內。
下面,動媽給大家分享一個常用食物含鈉表,供大家參考:
在寶寶進食的路上,大家千萬別進入以下幾個誤區:
不要以為寶寶的吃食太淡,就給加鹽增味兒——大人千萬不要以自己的口味去衡量、判斷寶寶的口味,口味都是后天培養出來的。
不要以為兒童醬油、兒童鹽真的就是適合兒童的添加劑——我國沒有制定兒童醬油的國家標準,所謂的有機。釀造、強化鈣、鐵、氨基酸等都是廠家的噱頭。
不要以為食物中不加鹽,寶寶就沒有辦法攝入鹽——芹菜、茼蒿、生菜、蘿卜、大白菜等都是高鈉的蔬菜,給寶寶烹制這些蔬菜要少放鹽或者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