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詢師李義勇,今天和大家聊聊關于“孩子”的主題,成人會有一個誤解,小孩天真無邪,即便受了什么傷,轉臉就忘了。事實上,還真不是這樣的,只是這些“傷”都壓抑到我們潛意識里面了,形成潛意識里的創傷,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對于我們影響最大的創傷,基本上都形成在童年時期。也就是說距離誕生越早期,發生的創傷,它對于你的人生影響就越深刻。
當你經歷過不安定的童年生活,父母離異,父母為了工作或者事業遠離孩子,對孩子非打即罵,不尊重孩子,忽略小孩子的感受等等,看起來你覺得他很快就復原了?可能有人會說怎么小的孩子他懂什么?你能記得起三四歲的事情?我要告訴,記不起來,不代表沒有發生,不代表沒有記憶,這種記憶全都壓抑在潛意識深處,長大了以后要找后賬的。
我們會看見有些人,談戀愛的時候很敏感,總感覺自己沒有安全感。我早前在父母那里沒有得到的最原始的愛的那一部分沒有被滿足。我現在就要索取過來,因為現在你是那個距離我最近的人,在我的內心,我可能把你當做了我的一個理想“父母”,當做了我愛的最大供給來源。我就會暴露我的不安全感,會敏感,一敏感就想得多,一想得多就越來越覺得的沒有安全感,然后就會各種要求你,最后發展成,你只要不滿足我,我就不開心,雙方就開始鬧別扭,這就是你絞盡腦汁也搞不清,你的女朋友或者是你的男朋友總是無理取鬧的緣故。說白了,這就是他的幼年經歷在找她的后賬。他只是這種情感襲來的時候,他也很難控制。這是潛意識里的東西,一旦觸發也很難停下來。
你很容易就注意到,當小孩子不舒服的時候,他會怎么樣?他各種鬧情緒,各種不開心,各種聽不進別人說什么!我們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退行作用(regression),是指當人們遇到挫折時,放棄已經習慣的成長方式,而恢復使用早期幼稚的方法去回避現實,擺脫痛苦。通俗地理解就是,我們成年人一種回歸到小孩子的一個狀態。
我的來訪者中有人會問我,我感覺我已經長大的,但別人總覺得我沒有成熟?我要怎么樣才能夠變成熟?其實我們的內心都是小孩兒,我們往往會用一生去修復,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所受過的創傷,一生都在滿足那一個小孩子曾經想要實現的愿望。我們所說的成熟可能是從一個社會學的維度出發,周圍人覺得你能夠很好地為人處世,能夠獨當一面。你在社會當中能夠很認真地去完成你的社會角色。
從內心而言,其實我們一輩子都是孩子,我們心理咨詢師干的是什么樣的工作?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們只干一件事,就是我們在咨詢室里面哄小孩。16歲的小孩,36的小孩,56歲的小孩,66歲的小孩,我們在咨詢的過程當中,也會回到那個小孩的狀態去處理我們生命當中早期的創傷。處理修復早期創傷是我們心理咨詢里面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只有修復了早期創傷,你的安全感才能得到一個基本的修復,你才能不那么焦慮,不那么抑郁,你才能生活得開心踏實,才能夠更好地接納那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