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與復雜”話題寫作指導及例文展示
——收到《2023 河南中考最后一卷》樣卷小記
文/李茹
簡單與復雜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簡單的盡頭是極致的復雜,復雜的盡頭是簡單的原理。
——題記
《2023 河南中考最后一卷》在大家的期待中終于出刊了。打開帶著墨香的樣卷,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參編的試卷排在第三套,關于作文情況是值得我驕傲與自豪的,這次收錄的文章有兩篇:一是八班同學管笑慶寫的《這真的簡單嗎?》(記敘文),二是七班同學段雨潔所寫的《簡單與復雜》(議論文),由這兩個孩子的作文,我感覺只要指導到位,低年級的孩子也能寫出畢業年級水平的佳作!
今天先為大家展示議論文寫作的相關情況——
【命題】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位研究生學歷的父親幫上小學的兒子解答一道數學題,三下五除二就寫出了答案。結果卻發現做錯了。其實他做的這道題非但不難,反而太簡單了。確實,簡單往往會使人麻痹大意輕視它,從而導致錯誤。
材料二:“一”是最簡單的數字,然而在書法家的眼里, “一”字卻奧妙無窮,只此一筆,起承轉接的筆法盡在其內;只此一筆,書法家的喜怒哀樂皆在其中。李苦禪曾感嘆:“一”字最難寫。可見,簡單到了極致,也復雜到了極致。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表達你的思考。
要求:①觀點明確,有理有據。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式作文題。
第一步:審材料。材料一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闡述了“簡單往往會使人麻痹大意,從而犯錯”的道理;材料二通過闡述書法家對“一”字的看法,表現了“簡單到極致即是復雜”的主題。由這兩則材料可知,命題者意在讓考生思考“簡單”與復雜”的辯證關系。
第二步:審題目。此題要求寫議論文,指向明確。由材料和題干要求可知,可以從“簡單與復雜”的關系方面來寫,也可以從“簡單”方面來寫,還可以從“復雜”方面來寫,不管從哪個角度來寫,都需要注意:開篇提出觀點,然后采用并列式或層進式的結構進行論述。分論點的設置要注意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論據要與論點相契合,并能適當延展分析,運用多種論證方法組織行文。溫馨提醒:寫作時要突出自己的辯證思考。
【佳作示例】
簡單與復雜
河南省濮陽市實驗中學墨韻文學社 段雨潔
最近我對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感觸頗深,這句話就是:“高端的獵手往往以獵物的形式出現。”在這之前,我一直認為簡單和復雜是兩個單獨的個體,這兩個詞一直有一條分明的涇河,但這句話讓我對這兩個詞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簡單與復雜,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首先來談談“簡單”。一般來說,我們面對自認為簡單的事情時,往往會放松警惕。可能誰又會想到“簡單”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呢?一位研究生學歷的父親幫上小學的兒子解答一道數學題,結果卻發現得出的答案是錯誤的,更出人意料的是,之所以會出錯,是因為題目
太簡單了。看吧,簡單,它的確是藏在羊群的一只狼。那有沒有光明正大的狼群呢?當然有,那就是 “復雜”了。
復雜,在我們眼里,或許就是試卷上的那道壓軸題;在科學家眼里,或許就是實驗中對精確度要求很高的一個步驟;在哲學家眼里,或許就是兩種不斷沖突而又相互融合的思想。其實,復雜就是一團揉亂的毛線。極少數的人,很快就會將死結打開;大多數的人,摸索半天卻連線頭都未尋到,即使尋到了,可能還會弄出第二個死結;甚至有的人看見了就干脆放棄,連嘗試都不嘗試一下。復雜,就像是在山頂俯視羊群的狼,單是看著就讓人心生膽怯。那么,簡單和復雜又怎么會扯上關系呢?
簡單與復雜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以數學試卷中的壓軸題為例,很多同學看到試題后完全摸不著頭腦,找不到切入點,只能抓耳撓腮,心里暗怪題目怎么這么復雜。而有的同學沉下心來行細分析就會度現,這道題只是對基礎知識的綜合考查。如果同學們將簡單的基礎知識掌握扎實,還會覺得這道題復雜嗎?再者,一個簡單的“一”字,我們隨手一畫,便可寫出。但在書法家眼里,書寫者要具有扎實的功底才能寫好這個“一”字,這可能需要練習者付出幾年的辛苦,對他們而言,寫好“一“字是多么復雜的事情。
綜上所述,我認為簡單與復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簡單的盡頭是極致的復雜,復雜的盡頭是簡單的原理。對于簡單,我們不要被表象迷感;對于復雜,我們也不要被表象嚇倒。其實,“簡單”并不簡單,“復雜”也并不復雜。
【名師點評】
思路清晰,結構完整。小作者先由網上流行的話語引出觀點;接著分別闡述對“簡單”和“復雜”的認識;然后以數學試卷中的壓軸題和書法家對“一”字的看法為例闡述“簡單”與“復雜”的關系;最后強調觀點,收束全文。
論據充分,論證嚴密。在闡述對“復雜”的認識時,運用了比喻論證,將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在論證中心論點“簡單與復雜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時,列舉了數學試卷中的壓軸題和書法家對“一”字的看法的事例,具體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