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會愿意去認識新的人,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想的是多一個人的話,也就多個機會多條路了。
所以我來者不拒,會在公眾號上放自己的微信,會隨便同意別人的好友申請。
現在,我只想逃離,避免無效社交,好友申請時不寫明來意的我不會通過,寫明來意的我會考慮下。
當你的想法變了,所有原來覺得美好的東西都成了負擔。
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所謂的潛在的機會。當你有能力時,機會總是會千方百計地找上門來,而當你能力不足時,你也是被別人排除在外的選擇,畢竟人都不是傻子。
此外,不必要的群我也是該退就退。
群消息總是會有很多紅點,即使我不點開看,也總是會瞄到那一兩句話,去也去不掉,瞄到后總是會有意無意地進行幾秒的思考,或者更長。一看到信息,大腦就自動進入加工模式了,為什么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些不相干的事情上呢?
不想太多,專注當下,無論是對待生活瑣事還是日常學習。
有時候不舍得丟東西是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用到,但實際情況是不會用到。
有時候想打包剩菜是總覺得自己回頭會吃,但實際情況是不會吃。
丟了,要用再買,要吃再買。
不緬懷過去,不失掉從頭再來的勇氣。
學習的話,敢想敢做。
我最恨的是別人說我不行,不是說故意針對,而是說分析很多因素之后跟我說你的想法可能實現不了,什么什么的。
為什么要否定別人做夢的權利呢?
我經歷過之后自然會知道當時大膽做夢的自己有多天真,不需要你來提醒,不需要你來給我設限。
只有我自己才能說自己不行。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其實,之前我對心靈雞湯是有偏見和排斥的,總覺得是些大而無用的東西,但我不否認有時候人真的就是需要它。
它不是畫大餅,而是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式,你可以認同也可以不認同,但somehow, 總會有那些讓你眼前一亮的觀點,會讓你想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繼而采取不同的行動,勾畫出另一種人生軌跡。
很喜歡的一句話:回首往事,整個人生改變的那一天,當時的你覺得是如此的稀松平常。
就寫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