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是人們一直掛嘴邊的話,然而,怎樣使自己一生,活出精彩,也是人們一直不斷思索追求最終目的。人活著的過程就是人生,生命就是一種體驗,既然我們已經來到了這個世界,那么我們就得好好活著,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如螢火蟲一樣,無論生命如何短暫,但一定要把美麗留存世間,用自己生命光亮,留給人們無限遐想,不僅詮釋了自己的生命過程,而且還賦予了人們對生命價值理解,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
生是一次偶然開始,死卻是一次必然結果。什么是人生?人的一生該如何活著?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人生有了不同詮釋與見解,對人生價值上的觀念體系也在不斷地更新。
我們生命猶如水流,這股水流從生命的源頭流下,不管是山高峻林,還是碎石河灘,永遠在動蕩中前行,創造著它自己獨特風格,直至到達那唯一的生命之海,途中飛濺的浪花就是我們生活中酸甜苦辣,愛與恨,快樂與悲傷,途中,也許會有岔道,讓我們迷失方向,但最終水流還是會依照規律一直不停奔流,直至抵達大海。
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一、了解使命
魯迅曾說過:“人生最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做夢是幸福的,但不能一輩子都在做夢。要實現自己夢想,必須要先明白自己做人的使命是什么?人要認真生活,認真工作,認真做人,就會理解人生真正使命是什么?人生使命不僅僅是為了繁衍后代,延續生命。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使命還有著更高的境界,假如一個人沒有理解自己真正使命,或一個偏離社會道德法律的使命,那么這個人一定是一個失敗者。人之知天為體,人之希天用物。我們要生存就得需要工作來養活自己與家庭,那就必須要一個事業與工作,在事業工作中不斷完善更新,實現自我本性,貢獻于社會與家庭,這是無法逃避的,是責任也是任務。有了工作,人才可以有忠于自己事業,不會隨波逐流放任自己。
二、良師益友
人要快樂生活,就要明白,人不是野獸,只有野獸才喜歡孤獨。人生的快樂有一大半建立在人與人關系上,在人倫中先儒說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由此可見,從古至今,朋友一直被放在重要位置上。古人云:“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朋友的樂趣在相同中見出,益處在相異出互相影響中得到。我們雖不能學伯牙,子期死后,不復鼓琴。但也可為朋友在危難中相互援助,人類心靈常交感迥流。你真心付出,別人一樣會回報。愛人者恒愛之,敬人者恒敬之。一個良師益友,會給你人生帶來快樂與進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雖不敢茍同于孔子:“無友不知己者”,也許是自己沒有能達到孔夫子的境界,但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還是明白的。書是我的良師,在書的海洋中,我每天都會感受到新的空氣與血液,一本好的書,能讓我受益一生。
三、愛的人生
人的一生離不開愛,無論是父母之愛,還是夫妻朋友之愛,只要有人類的地方,一定會有愛,愛是一種廣義的,是一種博大的愛。人生無愛,那么生活一定沒有色彩,是灰暗的,更談不上快樂之說。愛是一種付出品,相互的愛是一種圓滿的結果。愛不僅是柏拉圖式心靈意識,也是維系人與人之間關系紐帶,寬容理解就是一種愛。這個世界,因為有愛才美麗。
四、人生態度
用什么樣的態度面對人生困境?這也是一直困繞我的問題,都說要直面人生,積極向上,怎樣才能做到?我們都是飲食男女,被一切欲望糾纏,世間一些丑惡,使人感覺,人生無意義,甚至有厭世想法或行為。時間是凈化器,隨著歲月流失,原本迷失的本性開始慢慢地回歸。書本上知識力量,賦予我新的生命,經過厭離生活,回歸于當下,努力生活,雖做不到無欲無求境界,但也看透一些,心里干凈些許,努力生活著,人生的態度指導著你生活航向,與其不能超脫一切,不如尋找快樂,隨性生活,尋找適合自己的人生,學做螢火蟲,每一個閃量,代表自己每一個腳印與生命歷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