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你的葬禮會是什么樣子嗎?
如果你可以安排自己的葬禮
如果你的葬禮只能放一首歌
你會選擇什么歌曲呢?
▲溫馨提示▲
對應(yīng)歌曲都藏在小標(biāo)題下的方形配圖里,
點擊圖片即可享受音樂哦。
?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或許我們都想象過自己離開這個世界的那天,但很少有人會想象自己的葬禮,畢竟那是后人該操心的事。
大二時,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yè)——給自己的葬禮寫一封悼詞。當(dāng)老師說完,我們都不可思議,因為腦海里從來沒有自己的葬禮這個概念。
甚至覺得這個作業(yè)有些許荒謬,我們才二十歲,大好年華,寫什么悼詞啊。但這畢竟是作業(yè),我們還是得完成。于是那時我就想象過自己的葬禮。
如果讓我為自己的葬禮選一首歌,我第一想到的是《Dancing with your ghost》,歌曲開始,伴著哼唱的旋律,有著一種吸引力。
雖然歌詞中唱著Yelling at the sky(仰天長嘶),但卻沒有聲嘶力竭的吶喊,就像是在敘說著某件平常的事情,I stay up all night伴隨著鼓點才把人帶入這首歌真正的意境。
我覺得人一旦離開這個世界,就是放下過去的一切,把不能釋懷的釋懷。而這首歌恰好有這種意味,初聽這首歌,我的感受是有點悲傷,但又有釋懷和平靜,有種與過去共舞,放下過去的感覺。
死亡讓一切歸于平靜,我
們來了這個世界上,總歸
要走的,這就是人生。
?
@洢
朋友,假如我的葬禮上只能播放一首歌,那一定是樸樹的《平凡之路》!
過完這漫長而又短暫,平凡卻不平庸的一生,我已靜靜地躺下,無法再與人言。我想讓這首歌,來代替我,就像是我徘徊著,留戀著不愿離去,再向你們情真意切地低語一番:
朋友,時間無言,如此這般。我希望你們都不要過度悲痛。“平凡”二字,逃離不了生老病死,“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你們精彩正好,應(yīng)該繼續(xù)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回顧我這一生,跌宕起伏,可如今想來,也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朵小浪花。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也哭也笑也平凡著。
早上起來的一碗熱粥,溫暖了整個生活。在地球表面跑來跑去,只為那碎銀幾兩。匆匆的午間,總是一晃而過;艱難的下午,一直期待著解放;終于趕回家后,直奔柔軟的床……對于生活,只有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朋友們,珍惜當(dāng)下,平凡中自有真味。媽媽熬的濃湯是否還溫著,爸爸的肩膀是否寬闊著,我們的眼中是否有著光?
朋友們,向前走,就這么走,就算被給過什么;向前走,就這么走,就算被奪走什么;向前走,就這么走,就算會錯過什么。向前走,就這么走!
?
@Covenant.
假如我的葬禮只能放一首歌,我想我會選擇這首《魯濱遜西游記》。
高中閑得無聊思考人生的時候曾經(jīng)問同桌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她把“向死而生”四個字寫在紙條上遞還給我,我深以為然。
死亡固然是可怕的,但是并不意味著生命的結(jié)束。恰恰相反的是,死亡更像生命中的一座里程碑,在這之后,是我們都未知的世界,或許會開啟一段新的旅程。
我想,正像歌詞中說的,“為歷盡世上各綺麗美景,逐一地奔往未知的山嶺,大地在叫喚我啟程遠征。”
這首歌取材于《西游記》和《魯濱遜漂流記》,對未知世界抱有好奇和向往,對家鄉(xiāng)故土充滿感懷與思念是這兩部東西方經(jīng)典名著的共同主題,而雜糅出這樣的歌名,更有別樣的率性與跳脫。
這首歌的原唱田鴻杰在專輯中這樣寫道:“我希望這首歌能夠承載家人、朋友、愛人等等給你們的力量,去面對險阻與困難,在你們的歷險途中給到你們繼續(xù)往前走的勇氣。”
我也同樣希望,即使是我離開以后,這首歌也能帶給我的親人與朋友力量,在歷險途中能擁有繼續(xù)前行的勇氣。
我沒有想象過葬禮上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場景,但是我想,既然我已經(jīng)離開,與其傷心難過不如體面告別。
希望來參加我葬禮的人不要太過傷心,聽著這首歡快的粵語歌,和已經(jīng)離開的我一同期盼下一段即將到來的、嶄新的旅程。
?
@江理five
世間喧囂,我耗盡最后一口氣,得以把自己生命中最后一份安寧帶進了墳?zāi)埂?/p>
去世的那天——與這個時間告別的那天,無數(shù)的枯葉蝶在我眼前飛竄,灰黑色的它們像極了紙錢焚燒余留下的灰燼。
我好累。我開始回想起了人生的路途,路途中遇見的伙伴,沿途的風(fēng)景……我這一生,最圖新鮮,最愛冒險,除了親人,便是舍不得腦子里寶貴的回憶。
被親人的淚水打濕的指尖溫柔地撫摸著他們的臉蛋,我曾也意氣風(fēng)發(fā),以夢為馬。
“讓我再看你一眼,從南到北……”
心里不自覺地響起了這首歌,
我盡力張開嘴巴,試圖哼出
這一句,哪怕一句。我想再
多看看我的親人,自己所熱
愛的事物。就看一眼,哪怕
一眼。
可時間總喜歡不辭而別。
罷了。
我的手緩緩地從稚嫩的臉頰上滑下,重重地摔在了床沿。親人們撕心裂肺地嘶吼著,大聲叫著我的名字。手腳開始冰涼,呼吸也逐漸停止。
親人們的哭泣聲一聲一聲傳入我的耳朵。我說,別哭,別吵。
?
@考研加油
此刻,我已經(jīng)能想到我葬禮的情景了:人們佩戴的不是索然無味的白花,而是我喜愛的鮮花,他們肅穆地站立著,嘴里輕輕哼唱著一首溫柔的歌——《圓》,來為我送別。
“完是欠缺,完是那句令人難受再見,最怕最愛已經(jīng)不會再見。”
在我看來,葬禮是“圓”的結(jié)點。逝去者無憾,哀悼者悲傷。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橫跨時間的大尺度,我們終究要說再見,“完美”是很難做到的。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死亡更是一種解脫。我們走到了人生的終點,完成了給親人朋友帶來快樂與陪伴的使命,為你我在生命中鐫刻下數(shù)不清的美好回憶。要是從這個角度看待葬禮,或許就不那么悲傷了吧。
“悲觀的豁達點,給生命望更遠。”
以前奶奶跟我講過生死輪回,我起初還是不相信的,畢竟我們可是唯物主義者嘛,但是隨著年齡增長,遇到的事多了,便覺得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或許我們就活在這個圓里,身體的死亡并不代表靈魂的消逝,我們的靈魂還會去轉(zhuǎn)世,換種方式與我們摯愛的人相遇。
“結(jié)尾才是新的開端。”
假如我的葬禮上只能放一首歌,那么《圓》便是最能代表我想法與心愿。悲傷不可避免,但葬禮之后,也是新生活的開端。
死亡有很多含義,有時是遺憾,有時是解脫。只有理解了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當(dāng)下;只有懂得死的意義,才明白生的可貴。
而葬禮是死亡的最后一道程序,是一場生者對死者的告別儀式。在這場悲戚的告別儀式上,在這一首首的音樂里,是逝者對死亡的理解,對生活的解答以及對親人的眷念。
假如你的葬禮只能放一首歌,你會選擇什么歌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