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感覺疲憊不堪,一是身體上的,頂著太陽帶娃玩,還沒睡午覺。二是,心理上的,更加確定我是內向者。想起了一本書《內向優勢:性格內向者的潛在競爭力》。再翻翻。
書上說:“對于外向者來說,他們會從外界尋求很多刺激,且認為與他人接觸很重要,也很開心。但對于內向者來說,與他人接觸太多會讓他們疲憊不堪,仿佛身體里儲存的體能和精神能量因為與他人的接觸而消耗殆盡了。”今天確實是這種感覺。
內向型性格的人感到內心疲憊時,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獨處。這時候一個人在一個房間里,回憶一下今天發生的事,翻翻自己想看的書,來回踱下步,拿起手機隨便寫點東西,挺愜意的。
我覺得不應該為自己的內向型性格感到煩惱。應該要好好地了解內向型性格的特點,找到適合內向者的生活方式。這樣一來,內向就不僅不是弱點,甚至還可以轉化為優勢。
我希望從腦科學上認識這個問題:
內向者的大腦特征1:腦回路更長,做出回答前需要全方位、較長時間的思考。
內向者的大腦特征2:對多巴胺高度敏感
一點刺激就足夠。
內向者的大腦特征3:副交感神經占主導地位
遇事冷靜,不容易興奮。
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