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在教室里進行了看圖寫話口頭作文,我讓三個孩子同時抽取圖片準備,然后一個一個到我身邊來說。有的同學看著圖片,竟然只能說一句話(圖片上還有提示)。我問他是不是沒有堅持閱讀課外書籍,他說是的。我問他每天晚上在干什么?他說在寫作業。我們是沒有布置什么作業的。個人認為,如果你沒有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不幫助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孩子越往上讀,學習會越困難,而且還不愛學習。孩子小,你可以管住他,讓他寫作業,等他大了,你管不住了,就沒轍了。”
數學老師在很晚的時候,補充道:
“班主任在班級群里發的信息,請各位家長認真閱讀。
第一,手機的危害。
家里的手機設定密碼,定時更換,不能告訴孩子,家長玩手機有自控力,孩子只有上癮之說,玩物喪志的后果家長都明白。
家長們可以在小組群交流分享杜絕孩子玩手機的妙招。
第二,閱讀的魔力。
拼音有助于識字閱讀,生活中家長多陪孩子識字,上放學路上的廣告牌,早餐店的價格表,餐廳的菜單……孩子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及時告訴他,擠時間陪他一起讀書。
中考、高考的題目比的就是知識量。
語文課的看圖說話可以測評出孩子的閱讀效果。
數學課的解決問題同樣能夠測試出來,每次批改作業,我都會做記載,明天到學校,我會單獨跟閱讀理解不達標的家長發信息。請家長理解,我私發不是為了批評,是提醒,從現在開始,家長重視閱讀,為數學思維打好基礎,為輕松學習數學助力[拳頭][拳頭]。”
挺有感觸的。我能強烈地感受到老師們對孩子們的愛。(我突然想到:“蠟炬成灰淚始干”,“夕陽是最美的”)
對于老師的觀點,我是舉雙手贊同的。
但問題來了,作為家長,如何與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們真正地愛上閱讀?
我想到了楊絳先生的一句話:“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感去生活吧。”
沒有生活的經驗,沒有生活的體悟,有些書,是與你無緣的。如果沒有三年的疫情,我是很難翻開加繆的《鼠疫》。如果沒有俄烏戰爭,我怎么會再讀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所以我經常帶著孩子“行萬里路”,至于“讀萬卷書”,我不強求,但我會創造環境,我會以身作則,我會見縫插針,我會口沫四濺,我會慷慨陳詞,我會靈魂發問,呵呵。因為愛上閱讀,我覺得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不斷地被喚醒。
但我看到了希望:有一天,媽媽不經意的說了一句,學校池塘的白蓮開了,真美!兒子脫口而出,唐朝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我好開心,記得那天,下很大的雨,我們還是繞路去看了白蓮。
還有一天,我帶孩子去湖北省博物館看楚莊王的表演,兒子在回家的路上問我:“什么鳥,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什么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我開心的笑了,我知道我們這次沒有白來。
想到了一首歌,以這首歌的歌詞結束吧:
每朵花都會盛開只是在不同季節
在你自己的節奏里面靜待花開
每個人都會長大只是有人慢有人快
生活無好無壞花開不敗
靜待花開
花開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