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魚的故事
(印度)贊拉勒·阿丁·盧米
陳榮生 譯
請注意,這個故事真的跟聰明無關,讀后好好想想就會明白的……
從前有一個大湖,湖中有三條大魚,一條很聰明,一條智力平平,一條很笨。
一天,幾位漁民帶著漁網來到湖邊。三條魚都看到他們了。
聰明的那條魚決定馬上離開,開始前往大洋的艱難的長途旅行。他心想:“這件事我是不會咨詢那兩條魚的。他們只會削弱我的決心,因為他們太喜歡這個地方了。他們把這里稱之為家。他們的無知將會讓他們一直留在這里。”
聰明魚看到那些漁民和漁網之后說:“我走了。”
智力平平的那條魚心想:“我的導師走了。我應該跟他一起走,但我卻沒有,現在,我失去了逃生的機會。我多么希望我已經跟他一起走了。”
導師的離去,讓他嘆息了一會兒,然后,他想:“我怎么做才能讓自己逃過這些人和他們的漁網呢?裝死,也許能夠逃過!我翻轉肚皮浮到水面,像雜草那樣漂浮,讓自己完全交給湖水。死在死亡之前吧。”
于是,他就那樣做了。他隨浪飄蕩,上下起伏,毫無生氣,就在漁民觸手可及的地方。
“看啊!那條最大最好的魚死了。”一位漁民抓住他的尾巴把他提了起來,往他身上吐了一口唾液,然后將他扔到堤岸上。他悄悄地翻滾,一次又一次,慢慢地接近湖邊,最終滾入湖中。
與此同時,第三條魚,也就是那條笨魚,在很激烈地跳躍,想通過自己的敏捷和靈活來逃脫。
當然,漁網最終把他給網住了。當他躺在那恐怖的煎鍋上面的時候,他心想:“如果我能離開這里,我將再也不會回到那個范圍有限的湖了。下次,我要到大洋去!我要把無限寬廣的大洋作為我的家了。”
(譯自《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