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孟嘗君,我們很多人都會想到雞鳴狗盜的故事,也是與他的門客有關。
我們先了解一下孟嘗君家族的起源,孟嘗君的父親田嬰,是齊威王的幼子,是齊宣王同父異母的弟弟,所以他的家族并不是一般的百姓,是皇親國戚啊。
齊威王時期,田嬰就任職掌權了,在齊宣王二年,田嬰又與田忌和孫臏伐魏,在馬陵大敗魏軍,并且虜獲了魏太子,還殺了魏國大將龐涓。
孟嘗君門下有食客數千,名噪一時,后來秦昭王就讓涇陽君(就是秦昭襄王的弟弟嬴芾)到齊國為質子,以求見孟嘗君。
但是他的門客者勸他不要去,蘇代對他說,秦國是虎狼之國,如果去秦國的話會很危險,于是孟嘗君沒有入秦。
在齊湣王二十五年,齊王派孟嘗君入秦,秦昭王打算讓他做秦國國相。
但是大家都說孟嘗君是齊國的王族,如果讓他相秦,他肯定會把齊國放在秦國之上,這樣的話,對秦國不利,于是秦昭王便囚禁了孟嘗君,還想要殺了他。
孟嘗君看自己命在旦夕,就派人去向秦昭王的寵妃求救,這個寵妃就說想要孟嘗君的狐白裘。
孟嘗君有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就是用白狐腋下的毛做的衣服,狐貍腋下的毛就那么一點點,而且都是純白的,可見多么珍貴而又難得了。
但是這件白狐裘,孟嘗君剛到秦國時,就獻給了秦昭王。
于是,孟嘗君門客中的一人從狗洞進到秦宮,把白狐裘盜了出來再獻給那個寵妃,于是寵妃在秦昭王面前為孟嘗君說好話,昭王釋放了孟嘗君。
孟嘗君便即刻更換姓名出城,但是到了函谷關時,天還沒有亮,在當時有個規(guī)定,半夜是不開關口的,要等到雞叫才行。
把孟嘗君放了以后,秦王又后悔了,于是又派人去追回他。孟嘗君到了關口出不去,又擔心昭王派人來追趕自己,這時,其中一個門客善于模仿雞叫,別的雞聽到了叫聲,都一齊叫了起來,孟嘗君這才出了關。
后來齊湣王滅了宋國,便日益驕縱了起來,想要除去孟嘗君,于是孟嘗君去了魏國,魏昭王讓他做了相國,并且聯合秦國、趙國、燕國一齊攻破了齊國。
齊湣王死了以后,齊襄王即位,他也忌憚孟嘗君,所以與他和好,又復封他為薛公,孟嘗君死了以后,謚號為孟嘗君,所以這個稱號是他的謚號啊。
孟嘗君離世后,他的兒子都互相爭位,而齊魏又一起滅了薛城,孟嘗君絕嗣無后,他的這一支家族也是后繼無人了。
點小花花,讓他們知道你“在看”我